得「糖尿病」只因為吃太甜? 營養師曝「背後最大元兇」

▲▼連假,運動,血糖,糖尿病,大吃。(圖/pixabay)

▲營養師指出,第二型糖尿病就是吃出來的。(圖/pixabay,下同)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糖尿病只因為吃太甜?營養師指出,台灣糖尿病發生最多的就屬第二型糖尿病,佔了90%,第二型糖尿病可以說是一種自己吃出來的疾病,但其實主要原因是「攝取過多熱量」,導致肥胖,因此除了甜食之外,高脂食物、精緻澱粉也是背後最大元兇。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21年糖尿病診療標準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此類型的患者超過8成有肥胖情形。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不僅吃的甜會使血糖過高,最常見的高脂食物、精緻澱粉等其實才是容易被忽視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潘富子說,攝取糖類食物後,經過消化分解會產生葡萄糖,胰臟就會受到刺激便分泌胰島素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再轉換成能量提供身體進行各種活動,但當攝取的熱量過多,消耗不完的熱量,活動的消耗又太少而導致肥胖的狀態,就會使體內胰島素代謝出問題。

胰島素代謝一旦出問題,就無法有效的將葡萄糖帶入細胞,大量的葡萄糖存在血液中,使血糖超出正常值,代謝不了的糖份也跟尿液排出,於是形成了糖尿病,但糖尿只是糖尿病的一種症狀表現,所以預防糖尿病最重要的關鍵是「控制血糖」。

▲▼吐司,麵包。(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白吐司屬於高GI的食物。

想控制血糖,就要先從飲食下手。潘富子表示,攝取不同的食物會影響血糖上升速度和上升幅度,也就是所謂的升糖指數(GI),越精緻的食物,GI值越高,最常見的精緻澱粉吃下肚,就會產生大量的糖,以國人早餐常吃的的麵包、吐司以及日常三餐最常被拿來當作主食的白米飯,就屬於精緻澱粉。

潘富子說,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想從飲食控制血糖,其實也有一套簡單的公式,就是盡量選擇吃低GI食物(如全穀類、蘋果、芭樂、蔬菜等)且不過量、把握三高一低(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飲食原則,可協助控制血糖穩定及維持健康。

潘富子提醒,肥胖會導致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建議過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應適度減輕體重,健康標準體態除了BMI值需控制在≦24;腰腹圍也是重要的指標男性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 cm(31吋)。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