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腸胃藥」好傷胃?藥師曝「關鍵作用」破迷思:其實是保護

藥物,藥品,藥盒,切藥器,藥罐。(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藥師破除胃藥傷胃的迷思。(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胃病是國民病,不少人都需要吃胃藥緩解不適,但在普遍觀念中,大家都會認為胃藥傷胃,事實並不然。藥師指出,除了醫師、藥師指示用藥以及成藥外,還有一部分的胃藥必須醫師以處方箋開立,這些胃藥對於一些胃部疾病一樣有很好的保護胃部效果,但針對藥物使用,建議都要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仁銘說明,胃藥主要作用為提高胃酸的PH值,減低胃酸分泌,以及保護胃黏膜細胞,藉此減低胃酸對胃部的傷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仁銘也提到,的確很多民眾在領用胃藥的時候,常常會問「胃藥吃太多是不是傷胃?」事實上,胃藥既然是保護胃酸對胃部的傷害,當然不至於對胃部產生額外的刺激性,不過這不代表長期使用胃藥就一定沒有問題,如果過度依賴胃藥的使用,可能也會因此忽略胃部本身的一些嚴重疾病,如胃癌等,反而造成治標不至本,延誤真正病情治療。

▲▼醫學,化學,胃痛。(圖/免費圖庫pxhere)

▲胃病是國民病。(圖/免費圖庫pxhere)

另外,脹氣也有一些開架式的成藥可以事先整備於家庭醫藥箱中,其作用為改變腸胃道中氣泡的表面張力,讓氣泡凝聚在一起,促進氣泡排出體外。張仁銘說,此藥只有局部物理作用,不會干擾胃酸分泌,還有一些消脹氣的藥品,原理是增加腸道蠕動,增加氣體排出,達到消脹氣的目的。

另外,好發在腸部的疾病還有便秘及腹瀉,這也是消化系統中除了胃之外常見的疾病。張仁銘指出,便祕跟腹瀉初期可先以居家常備藥品緩解症狀,後續再就醫釐清病情並加以治療,因為造成便秘跟腹瀉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運動量不足、水份、纖維素攝取不足造成便秘,甚至是藥品的副作用造成腹瀉,就連疾病本身也可能是造成便秘跟腹瀉的元凶。

張仁銘提醒,針對腸胃部的常見疾病,除可先以藥物緩解初期症狀之外,基本上還是建議平常就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及清潔習慣和運動,若腸胃道不舒服已經持續了兩三天或以上,初期以藥物緩解後務必及早就醫,有任何家庭醫藥箱的疑問,可詢問社區藥局藥師協助或是撥打醫院藥物諮詢專線詢問。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