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調整藥價。(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健保署今(27)日公布今(114)年藥價調整結果,整體藥價砍48.51億元,總調整品項3184項,是歷來藥價調整品項最少,部分原因和去年輸液缺貨問題相關。其中有3150項藥品價格調降,另有34項藥品價格調升,新藥價4月1日起實施;藥價調整節省金額將回歸健保總額運用。
健保署2013年起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rug Expenditure Target, DET),於總額預算下,當實際藥費支出超過年度藥費支出目標值,則依藥價調查結果,針對藥價差超過一定範圍者,於隔年啟動藥價調整。調整時也會考量基本藥物品項、調降幅度及基本價保障等原則,以確保藥品穩定供應。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今(114)年藥價調整金額為48.51億元,檢討的藥品約有1萬2999項,其中約3184項藥品有所調整。進一步細看調降藥品有3150款,另有34款藥品價格調升,平均調幅2.3%。
黃育文指出,今年調整藥物品項是歷來最少,主要原因包含國內去年發生輸液供應問題,有進行專案製造輸入的輸注液予以排除、另用於治療細菌性感染的抗生素是重要儲備藥物,可能會受到原料波動等影響,要穩定供應,所以不分進口、國產抗生素都被排除議價。
其他還包含國內製造小於3品項的必要藥品、廠商因不敷成本申請審議調價、食藥署缺藥平台通報有專案製造輸入的藥品,皆不列入調整。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黃育文指出,調幅較大為心血管系統藥物,但若單藥品項目來看,調升幅度最大的前三名,第一是攝護腺肥大藥物「泌宜保軟膠囊」的0.5毫克,22.8%,金額從每顆12.3元調到15.1元,第二與第三名都是思覺失調藥物「豪思得持續性藥效錠」,其中9毫克從每顆93元調升至108元,調幅16.1%;3毫克從每顆48元調到54元,調幅12.5%。
黃育文說明,調升部分主要是學名藥第一年進入「三同」(同成份、同含量、同劑型),會因為被原廠藥帶動因此給付價格往上調。
至於調降幅度最大的前三名,第一名與第二名都是多發性骨髓瘤藥物「鉑度膠囊」,4毫克劑型從每顆7740元降至2960元,調幅61.6%;2毫克從每顆7064元調降至2960元,調幅58%。調降第三名則是大腸直腸癌、胰臟癌的藥物「喜康寧靜脈輸注濃縮液」價格從2504元調降至1567元,調幅37.4%。
黃育文說明,「鉑度膠囊」的情況是因為同分子學名藥不得高於原開發廠藥物,原開發廠必治妥藥物「鉑美特膠囊」已降價為2960元。此外,高血壓藥物「脈優」、降血脂藥物「冠脂妥」、降低粥狀動脈硬化的「保栓通」、部分乙醯胺酚藥物等因為用量較大,本次也小幅調降。
黃育文表示,藥價調整節省48.51億元都回到總額去應用。健保署也強調,藥價調整是每年例行作業,對於調整後藥價,廠商有不敷成本情況,可於公告日起兩周內檢具成本分析資料,依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34條規定向健保署提出價格調整建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