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腸癌發生例逐年上升。(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 徐兆甸醫師
台灣大腸癌發生例逐年上升,主要跟飲食西化有極大關係,其中約有 9 成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因此為了防範腸癌,定期做大腸鏡極為重要,有助極早發現大腸內腫瘤或息肉,但在臨床上最常遇到客人問:「徐醫師,到底哪種息肉該切除?」
不是所有息肉都要切! 腺瘤型息肉建議切除!
息肉是指在大腸黏膜因爲細胞增生,產生突起的組織,大家往往被告知自己身上有息肉時都會很緊張,但是其實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也並非所有息肉都是要切除,到底哪些該切除?我們可以先從息肉種類來做判斷。
依照息肉病理的變化,最主要可簡單分為三種:
.增生型息肉:良性不用切除
.發炎型息肉:良性不用切除
.腺瘤型息肉:有癌變機會,不管大小,一定需要切除
▲3類型息肉有癌變機會,需要切除。(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授權提供,下同)
健檢最常見是良性「增生型息肉」
通常做腸胃鏡時,醫師都會依其專業判斷息肉是否切除,民眾健檢時最常見的其實是「增生性息肉」,且年紀越大可能長越多,因為癌變風險極低,在臨床上通常不會切除,主要常見成群生長在直腸、乙狀結腸中。但若非長在上述位置的息肉,而且一般光學內視鏡無法分辨清楚是扁平鋸齒狀腺瘤或增生性息肉,加上窄頻影像系統(NBI)也無法辨認時,仍可考慮切除,之後再依照病理報告確認。另外,發炎型息肉往往跟大腸發炎、潰瘍、細菌感染,過敏有關,不太會進展為癌,所以不用切除。
若說到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最值得關注的就是「腺瘤型息肉」,腺瘤通常表面上會有血管增生,若未處理當開始變性進入「異生(Dysplasia)」階段,代表已朝向大腸癌方向發展,所以還沒嚴重到癌症時,儘早切除息肉就能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只是客人也常問我「腺瘤型息肉放多久會變成癌症?」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沒有人會故意有腺瘤型息肉不切,然後等著看多久會變成大腸癌,但肯定的是「腺瘤型息肉放越久越容易變性」,尤其長越大時變性機會也會越高,而腺瘤型息肉依病理組織型態又可以再細分為以下三種:
.管狀腺瘤
.絨毛狀腺瘤
.鋸齒狀腺瘤
其中鋸齒狀腺瘤與增生性息肉外型十分相似,主要為平坦扁平、色澤看起來與周遭黏膜相似,有時實在難以判別,一般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會運用窄頻影像系統(NBI)來觀測,讓光線集中在表面的血管看的更清楚,再來判讀決定切除與否。
息肉與基因相關!不良生活習慣會加速生長 勿輕忽
通常我們健檢遇到大部分客人的息肉都是屬於可以切除的腺瘤性息肉,由於息肉生長主要跟基因有關,只要爸爸、媽媽有息肉,子女長息肉的機會就很高,建議民眾在30~40歲至少要做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建議別只做「乙狀結腸鏡」,這等於檢查只做一半,無法發現長在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裡面的息肉,這樣篩檢的意義與效果大打折扣。
▲醫師建議30~40歲的民眾,至少要做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授權提供)
一旦發現需要切除的息肉,在事前經由受檢者的同意後,醫師會在檢查時藉由大腸內視鏡做切除,有些民眾會詢問是直接切除好,還是轉診醫院再處理?若無特殊考量,我們會建議當場處理完畢較佳,主要是擔心若息肉很小/或位置較隱蔽/或之後清腸狀態不佳,後續處理醫師未必能找到該息肉。因為聯安診所是採取兩段式清腸,並且在進行腸胃鏡檢查前都會再仔細確認清腸狀態後才執行,大腸鏡抵達迴盲瓣(大腸最底端)的到達率高達99%,所以發現息肉的機會比較高,若不選擇篩檢當下發現息肉就直接切除,等於全部流程要重來一次,需要再次承擔找不到息肉或麻醉其他的風險。
愛吃油炸、燒烤、紅肉、飲酒者 請注意!
尤其當息肉長到一公分以上就要警覺,不管研判是哪一種息肉都會建議要處理。若息肉徹底切除乾淨以後,基本上不會在同一個位置上再長出來,但極有可能生長在其他位置,因此切除後仍要定期追蹤,對於有「大腸癌家族史、大腸腺瘤病史、曾經有切過腺瘤息肉者」都建議每年都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為什麼有些人息肉會長得比較快?許多原因會加速息肉生長,像是西方速食飲食習慣,喜歡油炸、燒烤、紅肉(尤其是牛、羊、豬肉),吃太少青菜、膳食纖維不夠導致腸胃蠕動不佳、運動量不足、過度飲酒等,這些都是息肉喜歡的生活型態,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不只是防大腸癌、也是杜絕息肉重要的方式。
正因為息肉大多無症狀,往往在透過檢查時才會發現,如果能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並接受切除,就能大幅降低未來大腸癌的發生機會。
本文經授權轉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九成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哪種息肉癌變機率最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