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過度迷戀、異常執著於只吃乾淨、純粹的食物,可能是一種心理疾病。(圖/免費圖庫)
文/黃敬翔
現在的社會提倡健康飲食,尤其是對人工添加物的恐懼,讓人們轉向追求更加純粹、乾淨的食物。近年來很流行的「淨食(Clean eating)」概念就是如此,拒絕加工食品、只吃原型食物如蔬果、全穀類食品等是淨食的核心原則。
這些原則乍看之下沒問題,但是物極必反,若過度迷戀、異常執著於只吃乾淨、純粹的食物,可能會形成一種心理疾病:「健康食品癡迷症(Orthorexia nervosa)」,這是1997年首度由美國醫生Steven Bratman提出的概念,指的就是人們因為過度狂熱追求健康飲食,而出現極端的飲食失調。
極端自我約束 影響心理健康更影響生活
1997年,Steven Bratman在《Yoga Journal》上首次提到健康食品癡迷症。他注意到一些人會對他們所吃的食物投入「超出平常的注意力,甚至到了病態的程度」,如拒絕切菜、只用少量的水蒸煮蔬菜,極力避免營養成分流失等等。Steven Bratman透露自己過去也經歷過2年以上淨食的自我約束,儘管起初覺得輕鬆、頭腦變得清晰、精力充沛,但後來開始慢慢發現不對勁,如吃了所謂的「垃圾食物」以後會感到強烈的內疚與罪惡感、感到憂鬱,甚至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包括社交。
「健康食品癡迷症與厭食症、暴食症有許多相似之處,差別在於:厭食症、暴食症取決於食物的『數量』,健康食品癡迷症則集中在食物的『質量』上」Steven Bratman表示。2017年,他在論文中進一步指出,此病症患者看起來與一般人無異,但是會出現對乾淨純粹食物的癡迷、吃到不健康食物的自我懲罰與補償行為,以及不斷增強的自我約束。
尚未被列為臨床病症,但它真實存在!
儘管這樣的現象從2011年開始,在Google搜尋中越來越受到矚目,但是至今它尚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列為正式的精神疾病。這是因為它難以判斷,目前的研究並沒有此類患者識別的單一標準,讓健康食品癡迷症與「吃得很健康」容易混淆,也無法進一步確切統計有多少人為它所擾。
2004年,這種病症首次出現相關研究,從404位受試者中發現有28位,約6.9%的人可能患上健康食品癡迷症。但是這套試圖測量患病率的「ORTO-15」方法,被許多學者專家質疑可靠與有效性,認為它的調查方法缺乏驗證性,從根本上就存在缺陷。
但是,有越來越多專家出面指稱健康食品癡迷症越來越嚴重。早在2009年,英國飲食協會(British Dietetic Association)心理健康小組主席Ursula Philpot肯定指出,該現象比起過去來得更多。英國國家飲食失調中心創始人Deanne Jade也指出,周圍有許多人不知道他們自己患上了這樣的疾病。
2016年,倫敦的註冊營養師(registered associate nutritionist)Rhiannon Lambert 表示,2015年因為健康食品癡迷症而出診的患者比起過去翻了一倍,甚至包括12歲的女孩。
誰可能患上健康食品癡迷症?
究竟什麼類型的人可能患上健康食品癡迷症?根據英國約克大學健康學院的研究,有強迫症、抑鬱症特徵和過去曾有飲食失調症、或專注於自己的外表和身體形象的人,更有可能患上。此外,素食主義者、有嚴格的飲食計劃,花費大量時間準備飯菜的人也面臨更大的風險。
2017年,倫敦大學學院研究發現,由於社交媒體在年輕人中的使用不斷增加,Instagram的使用與健康食品癡迷症增加趨勢有相關性。由於Instagram強調影像敘事,讓許多人可以光鮮亮麗地經營自己的健康飲食形象,在缺乏專家建議的情況下,年輕人容易進而效仿。研究團隊也針對680名女性受試者進行問卷調查,發現Instagram使用頻率越高,出現健康食品癡迷症的症狀也越高。研究人員指出,有些有數十萬追蹤的名人,讓飲食失調的極端現象更加擴散開來。
關於健康食品癡迷症,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人站出來分享自己患病並且痊癒的經歷,其中包括英國演員與作家Daniella Isaacs。她指出,很多人對於健康飲食的概念是錯誤的,並舉例說到自己有一個105歲的姨媽,很愛吃蛋糕卻仍很健康。她認為,健康其實是一種心態,飲食只要營養均衡就好,真誠對待自己,吃感覺最佳的食物就對了。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異常執著於只吃乾淨、純粹的食物,可能會成為一種疾病:「健康食品癡迷症(Orthorexia nervosa)」,這是1997年首度由美國醫生Steven Bratman提出的概念,指的就是人們因為過度追求健康飲食,而出現極端的飲食失調,而這樣的現象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
本文由食力food NEXT【過度追求健康飲食可能是一種病!小心患上「健康食品癡迷症」】授權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