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罹罕病「無肛症」失禁滲便 馬龍式手術輔助灌腸

雙和醫院小兒外科魏晉弘主任說明。(圖/雙和醫院提供)

▲雙和醫院小兒外科魏晉弘主任說明無肛症。(圖/雙和醫院提供)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無肛症」是發生率約四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的罕病,台灣每年約有有40~50個嬰兒會遇到此問題。醫師指出,無肛症源於胚胎發育不完全,一般來說,是肛門開口不在正常位置或是根本沒有開口,在排便上會受到限制,只能靠手術重建,但仍有部份小孩無法順利排便,則易產生肛門失禁、漏便及巨大結腸的問題。

雙和醫院小兒外科魏晉弘主任說明,過去都是採用傳統逆行性灌腸的方式,但這只能清除降結腸下段中的糞便,無法灌到更近端的大腸,若採用順行性灌腸從肚臍放置管路進入升結腸,注入灌腸液,讓糞便「順流而下」,可以將全部大腸的糞便完全灌出,不再有失禁滲便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想採用順行性灌腸,病人必須先接受「馬龍氏手術」。魏晉弘說明,要將闌尾拉到肚臍做一個0.5公分的小造口,從肚臍闌尾的開口做順行灌腸,從大腸起點到終點直腸,讓糞便順流而下,全部灌出,並在闌尾和大腸的接合處做抗逆流處理,且不會從肚臍接口逆流。

魏晉弘說,手術採單孔腹腔鏡技術,出血量少、僅僅有一小傷口藏在肚臍深處,且馬龍氏手術從配置灌腸液、放置管子、到完成廁所時間,可以全程自行操作,小朋友學習參與自己的身體照顧。臨床上患者如果為無肛症,或者先天性巨結腸症、脊柱裂、脊髓損傷等等原因造成的失禁、滲便、便秘問題,都可以嘗試做馬龍氏手術。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