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該不該看醫生?從2方面來判斷 「忽然痛」要注意

▲▼生理痛,肚子痛,便秘,腹痛,經痛,生理期,月經。(圖/記者李佳蓉攝)

▲不少女性都有生理痛的問題。(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不少女性都有經痛的經驗,經痛到底要不要看醫生?婦產科醫師表示,要結合症狀變化以及病程長短來决定;原發性痛經因為不伴有器質性病變,所以大部分可以透過休息、運動、飲食等方法改善,但如果是原本沒有經痛,後來出現經痛,或者是痛得越來越厲害,則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最好還是到醫院就診。

大陸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治醫師郭煦經常以微博帳號「郭醫生小課堂」分享婦科知識,她最近撰文指出,之前看到一則報導,英國一名28歲女子因為無法忍受痛經以及月經前的各種不適,寧願失去生育能力,也堅决要求將子宮切除,但幸好這名女子16歲開始懷孕,24歲時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醫生進一步解釋,痛經是一種症狀,但導致痛經的原因卻有很多種,如果並非由於生殖器官病變所導致的痛經為原發性痛經,佔所有痛經中的90%以上,「原發性痛經多見於青春期的女性,尤其是在剛來月經的前幾年比較常見。研究認為原發性痛經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和經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導致子宮平滑肌收縮引起的。原發性痛經還與精神因素有關,越緊張的人越容易發生痛經。」

生病示意圖。(圖/達志/示意圖)

▲經痛嚴重的人可能痛到無法下床。(示意圖/達志影像)

而器質性病變所導致的痛經則被稱為繼發性痛經(又稱為續發性經痛、次發性痛經),可以繼發於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處女膜閉鎖、先天性無陰道等疾病。郭醫生說,針對這種繼發性痛經,需要對器質性病變進行治療,才能夠緩解疼痛。

說到經痛,到底需不需要看醫生一直是不少人的疑問。郭醫生認為,要結合症狀變化以及病程長短來决定。她指出,原發性痛經因為不伴有器質性病變,所以大部分不需要治療,可以透過休息、運動、飲食等方法改善,必要的時候可以口服止痛藥來止痛,「但是針對原來沒有痛經,後來才出現痛經;或者原來痛經不嚴重,現在痛的越來越厲害,並且不僅經期會痛,月經前、後,甚至整個經期都會下腹疼痛的患者,就需要排除是否存在器質性病變,這種情况最好還是去醫院就診。」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結婚生孩子後痛經就會好,郭醫生則表示,有部分女性宮頸口比較緊,在月經期當混有脫落子宮內膜的經血排出不暢時刺激子宮收縮,從而導致痛經,當她們生孩子時,宮頸口充分擴張,可以改善這種情况,所以就會覺得生完孩子好像不痛經了。而子宮內膜異位症所導致的痛經,郭醫生說,在孕期由於孕激素水平升高,導致異位的子宮內膜萎縮,也可能會出現緩解痛經的神奇效果。

▼有一種說法是結婚生孩子後經痛會好一點。(示意圖/CFP)

▲▼孕婦,產婦,剖腹,生產,生小孩,懷孕,產房,懷胎。(圖/CFP)

郭醫生最後強調,因為痛經而將子宮切除的女性還是比較少見的,這種大部分是繼發性痛經,由於病理因素所導致的;其實除了切子宮,還有很多好的治療方法,例如吃藥、打針等,都是可以治療這些病理性痛經,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輕易的切除器官。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