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康健編輯部 文/康健編輯部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安娜•麥菁( Anna Machin)的第一個孩子突然提前誕生,產婦大出血,新生兒一出娘胎馬上被送到小兒科接受治療,新媽媽昏了過去,血流滿地,30名醫院工作人員四處奔跑,警報響起......可憐的新爸爸目睹一切,差點昏倒。
麥菁後來得到一系列的醫護與諮商協助,但醫院沒有給驚嚇過度的丈夫任何一丁點的安頓。其實,他很需要,一年後他仍無法開口說到這場分娩,一講就哭。
麥菁說,以這種方式忽視這些當父親的男人是種傷害,「讓我覺得很不公平。」
因此,在女兒出生後回到工作崗位,這位研究戀人關係、親子關係的專家,轉向研究「新父親新科學」。她很驚訝,幾乎沒有什麼相關研究資料,僅有的一點也只是關於「缺席的父親」對青少年成長的負面影響。
當男人變成父親,難道一直沒有人認可這個身份轉變,而只以為是生物現象嗎?這不僅是父親的悲傷,也是家庭和孩子的悲哀,「我們應該更了解這個重要人物,」她說。
麥菁著手糾正,展開十年研究,想要改變社會對父權的消極敘述,呼籲大眾將注意力轉移到父親「配備積極的角色」。她招募3個月內即將成為父親的男人,直到孩子6個月大,發現其實很容易就找到新手父親參與做研究,「爸爸們非常感激,居然有人試圖了解他們即將面對臨驚人的人生變化。」
寶寶誕生後,男性的睾固酮下降以參與溫柔養育
「父親新科學」的背景,一部分出自爸爸角色在改變。現代夫妻大多需要雙方有工作,養育兒女變成必須要合作經營。過去,家有新生兒,靠親戚就近幫忙照顧新手媽媽就可以,但現在的夫妻經常住在遠離原生家庭的城鎮,爸爸基本上成為「必須抱穩寶寶的人」。
麥菁在影像實驗室裡請新手父母親都來觀看新生兒影片,同時,也掃描他們的大腦,看到母親的大腦邊緣系統(參與風險評估和哺育行為)最活躍。父親則是新皮質層(理解社交情境和解決問題)最亮。
這些變化有可能發生在同一個人的大腦中。比如男男伴侶中,一個扮演主要的照顧角色,他的大腦這兩塊區域同時在活動。「更有意思的是,區塊之間有一個新的神經聯繫,可以讓兩塊相互溝通,這樣父親就可以擔任父母雙重角色,這個現象非常令人著迷。」
麥菁的解釋是,原本,男性荷爾蒙睾固酮是激勵男人盡可能擁有很多性關係的,但驚人的是,寶寶出生前男性似乎荷爾蒙與懷孕伴侶同步,開始像女性般體驗到「愛情荷爾蒙」催產素上漲。「把這對夫婦密切聯繫起來,」以便他們做好製造baby的準備。
然後,一旦寶寶誕生,睾固酮會急劇下降,之後可能會上升一點,但永遠不會回到孩子出生前的最高點,麥菁從演化角度解釋,「當你成為父親時,你的孩子需要你堅持參與養育,因此牽涉到雄性暴怒、力氣的高劑量睾固醇並不是一件好事,所有的爸爸都會發生睾固酮減少這種情況。」「我們是少數父親參與養育之責的物種,也是唯一男人有父親角色的靈長類。」
女性在懷孕或分娩後,約10%至20%會出現憂鬱症,目前是人盡皆知。但其實麥菁從十年新手爸爸的研究發現,約有10%的父親也會受到影響,但從未有人重視,遑論給予支持或治療,其實目前也還未發展出診斷父親產後憂鬱症的方法。
男與女互相合作養育兒女
從腦影像研究,麥菁發現,儘管父親的身體和大腦在孩子出生後發生變化,但他需要比母親較長一點的時間才能過渡到父親身份,並對為人父母的新身份感到滿意。母親需要大約9個月的時間,父親則可能需要兩年。
但父親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2014年的一項研究考察了母親和父親在7個月和24個月時與孩子的關係,然後到孩子3歲時再評估一次。研究小組發現,父母雙方在孩子7個月大時似乎有相同的影響,但在孩子24個月大時,卻改變為父親的影響要比母親大。父親對孩子愈多支持、陪伴、互動,孩子的認知發展、語言發展就愈先進。
請多給爸爸打氣
但整個人類社會一直沒有重視父親的貢獻,麥菁舉英國人的文化,女人生產前有「禮物派對」,大大小小的物品送給孕婦準備做媽媽,但沒有給要做父親的男性任何東西、任何儀式。頂多送他一罐啤酒吧。
華人社會其實也沒有慶祝一個男人成為父親的儀式,反而比較多子女與妻子嘆息父親長年缺席參與孩子成長。
這個月,麥菁出書《The Life of Dad -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Father》建議父親盡可能多參與出生前的工作,並儘可能參加產科提供的產前父親班,建立爸爸人際支持網絡。她還希望看到醫院文化改變,給爸爸機會多享受新生兒帶來的生活方式,爸爸不要只是變成幫忙揹奶瓶尿布包包的人。
取材自《The Life of Dad: The Making of a Modern Father》
延伸閱讀:
「不退休的二次就業」是重要趨勢!財富的規劃及管理10/12專家教你這樣因應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