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增加中暑風險?圖為示意圖。(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藥害救濟基金會
最近氣溫狂飆,濕度也高,因中暑而就診的患者增加,雖然大多數是因為長時間曝曬,又沒有適時補充水分所引起,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個案的中暑原因其實與用藥或飲酒有關。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除了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能是中暑的高危險群外,服用抗組織胺、降血壓藥、抗憂鬱劑等藥物也可能使中暑的機率提高,民眾應儘量穿淺色寬鬆衣物、避免曝曬、隨時補充水分、適當休息等避暑原則。
25歲曾小姐因為頭痛、暈眩及嘔吐而至醫院求診,醫師判斷是中暑症狀;問診後發現,曾小姐雖然沒有在太陽下曝曬,但因經營小吃店,長時間身處通風不良的廚房,加上她正在服用感冒藥,其中用來治療鼻塞的抗組織胺成份,會影響身體的散熱排汗機制,可能大大增加中暑風險。
另外一位40歲的建築工張先生,因為工作時突然暈倒而被送醫,醫師發現張先生雖然沒有慢性病,但平日工作時有飲用藥酒(例如保力達B和維士比等)習慣,酒精會增加身體產熱,在高溫環境中容易使體溫調節不及,很可能是造成張先生中暑的原因之一。
中暑是嚴重的熱急症,易在高溫、高濕或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發生;正常情況下,當外在環境導致人體體溫上升時,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就會發號施令,命令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排汗,呼吸和心跳也會加快,幫助人體散熱,維持體溫平衡。當服用某些藥物時,藥物的作用可能會介入這個體溫調節系統的運作,因此使得人體無法有效率地散熱,中暑風險也隨之增加。
中暑的初期症狀包括:頭暈、頭痛、疲倦無力、噁心、視力模糊、呼吸急促、皮膚乾燥無汗等;若無法及時發現將引起煩躁不安、幻覺、動作不協調、昏迷等意識障礙。嚴重時可能引發癲癇、橫紋肌溶解、肝損傷、電解質失衡(特別是高血鉀、高血磷及低血鈣)等,進而導致器官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有致命危險。
可能影響體溫調節的藥物包括:
1. 交感神經作用劑:如咖啡因(caffeine)、麻黃素等,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同時增加代謝性熱能產生,使體溫上升。
2. 具有抗膽鹼作用的藥物:如治療鼻塞用的抗組織胺、治療巴金森氏症的藥物、部份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等,可能會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
3. 部分降血壓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等,可能使心血管系統應付高溫的調節能力降低;利尿劑可能影響人體水分與鹽分平衡。
4. 抗憂鬱及抗精神分裂症藥物:抗憂鬱劑會抑制排汗;而治療精神分裂症藥物會抑制體溫調節中樞輸出擴張皮膚血管的訊息,使身體較難排汗散熱。
5. 酒精飲品:會增加產熱,若散熱不及,就可能發生中暑。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夏季應儘量避免在正午或烈日下長時間曝曬,外出時穿淺色寬鬆衣服,並戴帽子來遮陽,最重要的是隨時補充水分。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上述藥品的患者,更要提高警覺,發生頭暈嘔吐等疑似中暑症狀,應儘快休息或就醫。
這裡悶、那裏痛,親友說吃這個藥卡有效?看病領藥怎麼吃老霧煞煞?用藥治病、要命可能只在一線之間,可不能一知半解!《ETtoday健康雲》開闢新專欄「藥師站台」,歡迎來信提出你的用藥難題,我們將請專業藥師來解答你的疑惑,幫你顧健康!信箱:lifenews@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