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示意圖。(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裡,性別無非兩種,非男即女,但實際情况可能複雜得多。大陸就有一名女孩到了14歲還沒有月經,胸部的平坦得像「飛機場」,媽媽原本以為是發育遲緩,醫院檢查卻發現她的染色體是XY,也就是男性,但因為性分化異常,沒有分化出男性生殖器,從外觀上來看,和女性的生殖器很像。
這起特殊病例發生於浙江,根據當地媒體《都市快報》報導,這名女孩小婷(化名)在媽媽陪伴下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傅君芬教授對她的第一個印象是性格大剌剌、說話嗓門粗大、肌肉發達、肩膀比同齡女要寬,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她的腹腔內沒有子宮和卵巢,也找不到睪丸。
傅君芬進一步檢查,發現小婷的染色體是46,XY(男性),SRY基因陽性(男性),最後診斷為46,XY DSD——17α羥化酶缺乏症。傅君芬解釋,小婷有女孩的外貌、性器官,實際上卻是男兒身,都是因為她在胚胎發育期出現性分化異常(DSD,又稱性別發育異常、性發展障礙)導致的,也就是說原本應該分化出男性生殖器官,但因為性分化異常,出了差錯,沒有分化出男性生殖器,從外觀上來看,和女性的生殖器很像,所以從出生開始到現在,一直被當做女兒養。
▲胸罩示意圖。(圖/CFP)
「養了14年的女兒竟然是兒子!要不是這次來看青春期發育的問題,說不定還蒙在鼓裡!」小婷的媽媽恍然大悟,難怪女兒體育成績這麽好,不僅是短跑冠軍,還經常破紀錄。真相大白後,醫生進行了心理評估,也根據小婷想繼續做女孩的意願,開始為她進行治療。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裡,人的性別無非兩種,非男即女,可實際情况卻要複雜得多。」傅君芬表示,性分化異常(DSD)的診斷和治療在臨床上確實很困難,需要內分泌科、泌尿外科、腫瘤外科、小兒婦科、心理科、特檢科、遺傳學等諸多學科共同參與。
▲基因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傅君芬解釋,人類性別的分類依據有很多,包括性染色體性別、性腺性別、內外生殖器性別、性激素性別、社會性別、心理性別,要弄清楚這些,從中整理和總結出每一例患者的個性化診斷,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依舊可能存在模棱兩可的情况。
另外,在查找病因的過程中,基因檢測技術提高了大家對疾病的認知,但找出真正的致病點,無異是「大海撈針」,醫學專家發現很多未知位點或已知結果無法和臨床症狀匹配的情况。
傅君芬還說,不同的原理,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激素替代,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期,每個時期對於各類激素的需求不同,需要定期調整激素替代的劑量和種類,又或者判定性別後,泌尿外科醫生可能需要多次手術來達到滿意的整形效果,同時有一部分手術後的患者還可能繼續存在性別焦慮的狀况,因此「做男做女」的手術,不是幾個檢查後就能快刀斬亂麻的。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