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虐送加護「15年增5倍」 6成是腦傷...存活者1/4變重殘

▲兒虐6成是腦傷,存活者1/4變重殘。(圖/記者嚴云岑攝)

▲兒虐送加護「15年增5倍」,6成是腦傷...存活者1/4變重殘。(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5個月大的女嬰小潔,因失去意識被送到急診,一同前往的父親表示,可能是午睡時手肘不慎擊中頭部所致,但經林口長庚檢查,發現女嬰有瞳孔不對等且光反應微弱,同時雙側眼底視網膜出血,符合「受虐性腦傷」通報家防中心,雖然後來成功救回,但預後為「腦性麻痺」,可能這輩子都無法站起來。

根據內政部資料,兒虐通報人次自1997年的1萬9147人次,成長至2015年的5萬4597人次,近10年來增加約3倍。林口長庚統計指出,平均每天都有1例因兒虐被送進急診的案例,須送至加護病房的嚴重案例,也從2001年的355人增長至2015年1838人,以0至6歲的嬰幼兒82%佔大宗,受傷部位以頭部、腦部最多,佔6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兒虐6成是腦傷,存活者1/4變重殘。(圖/記者嚴云岑攝)

▲夏紹軒解釋小潔電腦斷層的腦部狀況。

林口長庚兒童重症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表示,2001年至2015年間,因兒少不當對待入住家戶病房的「危重症病童」劇增5倍,平均每月都有5位兒少保病例入住加護病房,危重症病患已嬰幼兒最多,佔85%,其中有60%須接受手術,當中又以開腦30%最多,而在經過緊急救治後,約有10%不幸過世,重殘則達26%。

夏紹軒提到,小潔是在前年被送來急診,雖然成功搶回一命,但卻落下終身殘疾。不幸的是,一年後小潔1個月大的妹妹小美,又因活力差及嗜睡2天,經轉診到急診,父親自述覺得活力變差,所以把她抱起來上下用力搖晃,經電腦斷層掃描後,也發現是因「嬰兒搖晃症候群」造成雙側眼底視網膜出血,被因受虐性腦傷通報家防中心。

▲兒虐6成是腦傷,存活者1/4變重殘。(圖/記者嚴云岑攝)

▲林口長庚召開擴大兒少保護記者會。

「家長講的病史都不可靠。」夏紹軒提到,若幼童被送來急診符合5項病史,就會高度懷疑是受虐兒童,並進行通報。一為1年有3次以上的外傷急診就醫史,二為受傷拖了數週、甚至數月才就醫,三為父母訴說病史不一致,四為病情與敘述病史不能配合,五為1歲以上嬰幼兒出現顱內骨折、腦出血。

「嬰幼兒活動能力低,不太可能自己撞到太嚴重的傷勢。」夏紹軒指出,有些父母說小孩受傷是從高處墜落後腦著地,但X光檢查卻發現是胸骨骨折,「這些都是受虐的蛛絲馬跡,可以幫助醫師提警覺。」

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科醫師黃璟隆表示,長庚醫院創院以來,就重視對弱勢兒童的服務,2014年更獲衛福部「醫療機構建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模式計畫」補助,成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示範中心」,平均每年通報疑似兒虐及疏忽兒少約400例。

有感於兒少保護工作不能就此停滯,長庚醫院2018年更計畫由社福基金撥款730萬元,建立兒少保護治療與教育防治中心,透過醫事人員、司法檢警人員的努力,揪出更多受虐兒黑數,讓孩童都能健康安全的環境下成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