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不求助?5成認為被汙名、7成不知縣市有心理衛生中心

哭,憂鬱。(圖/達志示意圖)

▲調查發現,有11.1%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你心理健康嗎?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18歲以上的民眾進行調查發現,有11.1%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53.2%覺得在台灣心理或精神疾病被汙名化,23%人身邊有患有精神疾病的親友。但多數人面對「憂鬱等精神疾病」仍不敢勇於求助或根本不知道哪裡有資源。調查也發現,72.8%受訪者不知道縣市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今年以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六都18歲以上民眾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2,244份,結果發現,72.8%受訪者「不知道」縣市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有65.3%則「不知道」相關心理健康服務機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更發現62%受訪者「贊成/非常贊成」將心理或精神疾病去汙名化。詢問受訪者會尋求專業協助的壓力事件,以「情緒困擾」最多,其次依序為「家人關係與衝突」、「人際關係」、「職場生活」、「創傷經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有國外文獻指出,有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的人沒有尋求協助,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對精神疾病特徵及可治療性的了解、不知道尋求協助的管道、對正接受心理或精神相關治療的人存有偏見、及擔心自己接受治療會被人歧視。

下雨天,憂鬱,雨天,低落,陰天。(圖/達志/示意圖)

▲專家提醒,當出現「我不快樂」、「睡不好」等訊號時應即時求助專業。

但事實上即使像嚴重的失覺失調患者犯罪,也只有7.5%的罪行是直接與精神疾病的症狀有關,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接受治療後並不會造成社會安全的問題。詹佳真建議,如果長期被情緒問題困擾,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逃避人群或社交活動,就應該尋求協助,預防長期的壓力造成生活品質的下降及個人能力的退化。

進一步了解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壓力事件時,會求助的對象/資源,結果前五名排序為「親人」、「朋友」、「親密伴侶」、「不求助自行解決」、「搜尋網路資源」。分析更發現,會求助「校內/政府/醫療體系內的心理專家」、「搜尋網路資源」、「朋友」的比例女性明顯高於男性,有過諮商經驗的受訪者,超過一半(62.7%)覺得接受諮商後覺得對自己「有幫助」。

葉雅馨提醒,台灣目前設有22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超過300個民間心理健康相關團體,服務項目從初級預防教育、諮商輔導到醫療治療,建議民眾當遇到壓力事件,可透過現有的心理健康資源尋求協助,不要等到讓壓力或負面情緒變成疾病,會增添治療的難度及延長情緒對身心狀況所造成的影響。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也提到,民眾最多因「家庭或感情」困擾而來諮商,其中大多不是人際關係不佳者,而是在人際互動中長期委屈壓抑、追求人際圓滿者。她強調,情緒是身心健康的警報系統,當出現「我不快樂」、「睡不好」等訊號時應即時求助專業。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