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症」肛門潰爛 她8歲開刀數十次只能「切腸保命」

▲「克隆氏症」肛門潰爛 她8歲開刀數十次只能「切腸保命」。(圖/公關提供)

▲女童治療前腸道嚴重發炎,反覆開刀數十次。(圖/江椿彬醫師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10歲的女童,出生4個月大,即出現反覆肛門膿瘍、肛門瘻管,伴隨腹瀉、腹痛、發燒,但遲遲找不出病因。年僅1歲就切除瘻管,直到8歲已進出醫院開刀高達數十次,在幾經波折下,終於確診罹患「克隆氏症」,但也因罹病期間需時常住院治療,不僅課業大受影響,連帶人際關係也出問題,甚至遭同學排擠,為原本快樂的童年蒙上陰影。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腸胃科江椿彬醫師觀察,近年來罹患克隆氏症年齡有下降趨勢,年紀越小治療越棘手。過去病童只能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但兩者副作用不小,前者更會抑制生長,讓家長經常陷入想讓孩子停藥,卻又怕病情控制不佳的困境,所幸健保署2016年將生物製劑的使用條件放寬至6歲以上的克隆氏症兒童,讓病童多一項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克隆氏症」肛門潰爛 她8歲開刀數十次只能「切腸保命」。(圖/公關提供)

▲女童經生物製劑治療後,降低腸道發炎,緩解腸胃道症狀。(圖/江椿彬醫師提供)

台大醫院內科部消化內科李宗錞醫師表示,克隆氏症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國內每年約新增120例案例,常見症狀包括反覆時常腹瀉、大便有血、發燒、疲憊、體重減輕、貧血,嚴重恐併發腸阻塞、腸穿孔、肛門瘻管、肛門膿瘍,甚至因腸道潰爛而反覆切除,因而成為短腸症需終生使用靜脈營養補充養分。由於此疾病症狀易與大腸激躁症混淆,多數病人平均多耗費2、3年才被正確診斷。

該如何區別區分發炎性腸道疾病與大腸激躁症?李宗錞說明,兩者最大的不同,可觀察是否有血便。大腸激躁症是因為緊張、壓力引起自律神經失調,使腸道蠕動不正常收縮導致腹瀉,但因大腸未發炎,所以不會帶血。因此,倘若腹瀉、疲憊、體重減經等症狀持續六週以上,且合併有大量血便症狀者,則需特別提高警覺,極有可能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切勿輕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