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阿美族選手猛奪牌!優勢藏在血液裡...米田堡血型解密

▲▼0824 世大運男子100公尺金牌-楊俊瀚。(圖/記者黃克翔攝)
▲「台灣最速男」楊俊瀚田徑百米奪史上首金。(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2017世大運台灣代表隊成績耀眼,創下有史以來最輝煌記錄,當中不少奪牌選手具有原住民血統,像是破世界紀錄「舉重妖精」郭婞淳、「台灣最速男」楊俊瀚都是阿美族出身。專家表示,阿美族有相當高的比例帶有特殊血型-米田堡血型,且研究發現米田堡血型者呼吸代謝、耐力較好,可能也幫助了他們的運動表現

一般人普遍認知血液分為ABO型,其實血液還有更多的分類系統。馬偕醫院輸血醫學實驗室研究員許淳欣博士受訪表示,ABO血型的差異在於紅血球膜上連接的醣類,至於米田堡血型(Miltenberger)則是依據蛋白質結構分類出的一種型別。

國際間被認為稀有的米田堡血型,在白種人約5萬人才有1個,東北亞人種約1,6000人中有1人,包含台灣在內的東南亞地區依照地域不同約1-9%帶有米田堡血型。然而在台灣某些地方卻相當常見,特別是阿美族竟高達88%,幾乎是大部分都有米田堡血型,堪稱世界第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世大運舉重,女子58公斤,郭婞淳。(圖/記者季相儒攝)
▲台北世大運女子舉重郭婞淳改寫世界紀錄摘金。(圖/記者季相儒攝)

米田堡血型之於運動的特殊性,許淳欣說,血液中「帶三蛋白質」(band 3)負責二氧化碳代謝,米田堡血型的人在同樣的血球面上帶三蛋白質的量會明顯偏高,這也顯示他們二氧化碳排出的效率較好。人體在劇烈運動、勞動時會產生更大量的二氧化碳,累積在身上會感到疲憊,若體內二氧化碳排出較快、容忍量高,耐力表現就會比較好!

許淳欣說,過去他們曾經與國立體大、長庚物理治療系合作一項研究,想看米田堡血型是否影響選手運動生理,雖然後續沒有繼續執行,但初步研究的幾個月蒐集70多個運動員樣本,發現約有22%帶有米田堡血型,其中約一半是阿美族。

過去文獻顯示,台灣早期獲得世界級獎牌的人約有一半屬於阿美族;至於最近世大運的比賽則約有12%獲獎貢獻在於原住民選手,比例上有所減少。許淳欣認為,一種可能是近代阿美族與其他族群婚嫁,台灣人之中米田堡血型分布出現變化。另外也顯示出,即使米田堡血型對耐力表現有所幫助,但一般人也可以靠後天努力,或者有其他的基因來促使較佳的運動表現,血型不是絕對。

鞋子,跑步,腳,足部(圖/達志/示意圖)
▲米田堡血型帶來較好的耐力,是先天生理優勢,圖為跑步示意圖。(圖/達志/示意圖)

嘉義長庚復健科醫師、運動醫學專家許宏志則認為,耐力型基因確實在「運動訓練」上會有所幫助,不過在百米這類需要爆發力、處於無氧狀態的運動來說,與耐力的關連性不大。一個選手是否能夠得牌,包含體質、訓練、臨場反應、環境等都可能會有影響。

許宏志也提到,或許可以思考為何本屆世大運我國選手表現如此優異,獲獎多過以往?部分意見指出台灣的氣候較為濕熱,國外選手比較沒有辦法適應。其實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1986年墨西哥奧運,當地海拔兩千多公尺的環境,墨西哥以外的運動員根本承受不了,讓當屆墨西哥選手成績表現極好,後來也發展出有名的高原訓練。

許宏志認為,未來我國在選手訓練上或許可以從環境適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當地的環境、氣候、濕度甚至於飲食都應該列入情資蒐集。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