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餐「常吃冷凍食品」!體重飆高 醫一驗:糖尿病

▲▼量販宅經濟發燒。(圖/記者蕭筠攝)

▲有個案三餐經常吃冷凍食品,後續出現變胖、糖尿病等問題。(示意圖/記者蕭筠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颱風天必囤的泡麵、拜拜一定會有的罐頭或洋芋片等零食,都是屬於「超加工食品」。醫師表示,醫學期刊研究,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或大腸癌等32種疾病都與攝取大量超加工食品相關。有患者三餐常吃冷凍食品,除了體重增加,更有糖尿病問題,也因此醫師提醒民眾,食物的選擇和份量都要特別留意。

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分享,先前有一位65歲的男性病患,退休後為了方便,每周都會到大賣場採購冷凍食品,早餐吃包子、饅頭,午餐吃微波加熱的炒飯、炒烏龍麵,晚餐若是另一半沒烹調,就會吃冷凍水餃。後續出現身材走樣、體重飆升,甚至出現糖尿病,就診時糖化血色素高達10.2%,一般正常值4.0至5.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魏士航提到,國際上最廣泛使用的「NOVA」飲食分類系統將加工食物分為四種等級,以台灣人愛吃的雞蛋為例,未加工的雞蛋屬於第一級;加了鹽巴調味的荷包蛋屬於第二級;將第一、二級食品組合後再加工的蛋黃醬,則被歸類在第三級的「加工食品」;至於添加了防腐劑、甜味劑、修飾澱粉等成分後製造出來的蜂蜜蛋糕,就是第四級的「超加工食品」。

也就是說,「超加工食品」包括颱風天必囤的泡麵、罐頭、零食櫃的洋芋片等,都普遍存在日常生活。魏士航說,根據2024年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顯示,從大腸癌、睡眠問題、氣喘、高血壓到代謝症候群、過重、第二型糖尿病等32種疾病,都與攝入大量超加工食品有關。

魏士航說明,研究指出,攝取過量的超加工食品,會提高5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代謝症候群發生風險,焦慮等心理疾病發生風險也會增加48%到53%。

魏士航提到,平日可留意購物環境,像是採買前先列好購物清單,減少衝動購物,並選擇肉舖、生鮮鋪或提供較多健康選項的店家;另外,適時享用,例如只在出遊時吃洋芋片,每周最多不超過3次,且選擇成分相對單純的品項,避開看似健康卻含有過多的醣和油脂的食物,如燕麥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