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篩檢揪「肺癌小時候」 醫:存活率有機會達100%

▲▼台灣肺癌學會與六大學會攜手響應肺癌早期篩檢。(圖/記者張乃文攝)

▲台灣肺癌學會與六大學會攜手響應肺癌篩檢。(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癌症已連續42年居國人死因首位,衛福部公布的112年統計結果顯示,以肺癌死亡人數占比最多。未來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將放寬條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包括長期吸菸者、家族史等符合條件民眾,每兩年進行一次篩檢;若能及早找到早期肺癌中的早期肺癌,存活率幾乎可達到100%。

台灣肺癌學會今(1)日和6大學會攜手舉辦「早篩早治,護肺不容緩」世界肺癌日記者會。台灣胸腔外科學會理事長趙盈凱提到,「治療一個四期肺癌患者的費用,幾乎相當於80位早期肺癌患者治療費用。」他指出,因為肺部沒有神經,發現時很多時候已經轉移到某個器官,像是轉移至骨頭會感覺骨頭痛等,而以這些轉移為表現的肺癌就是第四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趙盈凱表示,甚至有些個案是唱歌發現無法唱高音,檢查是聲帶轉移,這些案例並不少見。他提到,目前第四期的治療效果雖比過去好很多,但還沒有非常好,死亡率仍高。而透過LDCT篩檢,精準找到早期肺癌,治癒率也會大幅提高。

趙盈凱解釋,若是早期肺癌的早期,也就是「早期肺癌小時候」,存活率有機會達到100%,幾乎是治癒的意思。他強調,肺癌篩檢LDCT並不會治癒肺癌,千萬不要以為照了沒事,就繼續去抽菸等,這並不會降低肺癌機率,篩檢僅是可以早期抓到疾病。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圖/記者張乃文攝)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指出,肺癌篩檢2年找出1千多名個案。(圖/記者張乃文攝)

不過,過去發現肺癌後的治療方式,常是將腫瘤所在的肺葉切除,許多患者可能因為肺活量損傷過大,導致生活品質受影響。趙盈凱提到,而現今早期肺癌透過精準手術,以腫瘤為中心,不切除整片肺葉的方式,相較於傳統形式,「並不會比較差」。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呼籲,目前可透過每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盡早發現肺癌,建議具肺癌家族史,包括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者;及現行適用對象為50至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可現行適用對象為50至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將把吸菸史的包-年數降至20年以上。(包-年=平均每天吸菸包數*吸菸年數。例如每天1包菸,共吸菸30年;或每天1.5包菸,共吸菸20年,皆為30包-年。)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說,肺癌納入篩檢後,最新統計,2年來找出1401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占比高達8成,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不僅挽救個案生命,也扭轉個案家庭的命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