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有救了!醫教3招「睡前最好別喝」 快貼給枕邊人

追劇到一半…人妻驚覺「他打呼聲消失」狂搖叫不醒 急送醫傻了。(示意圖,分本新聞當事人/記者李佳蓉攝)

▲另一半打呼吵到讓人精神耗弱?(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一般人的睡眠佔一天約1/3的時間,在台灣1600萬名成人中,約有800萬人會打呼,其中有不少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你也曾睡到一半,被自己的打呼聲嚇醒嗎?初日診所家庭醫學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魏士航教3招「改善睡眠打呼」,透過減重、側睡及睡前不喝酒和打呼說掰,若長期有打呼狀況遲遲未改善,就得特別注意。

為什麼會打呼?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院長陳亮宇曾分析,其一為「生理結構異常」,如鼻中膈彎曲,以致鼻塞時只能靠嘴巴呼吸;或本身有扁桃腺過於肥大、肥胖問題,呼吸道也會因被扁桃腺佔滿或脂肪組織增生變得狹窄,造成氣流通過時易產生震動而鼾聲連連。另一則是隨著身體機能退化,導致嘴巴、喉嚨周圍肌肉「張力不足」,熟睡時舌頭易向後倒塌、使呼吸受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魏士航醫師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分享影片,提供「3方法」解決睡眠打呼:

1.減重

肥胖者因呼吸道周邊的脂肪堆積,容易使呼吸道變窄,空氣難以流通進而導致打呼。根據臨床的觀察,只要適當減重,減少因為脂肪堆積而產生的呼吸道壓力,打呼狀況就能有效改善。

2.側睡

仰躺時舌頭容易往後壓迫到呼吸道,可以改成側躺的方式睡覺,就能避免打呼。

3.睡前不喝酒

酒精會暫時降低呼吸道的肌肉張力,所以睡覺前最好不要喝酒。

魏士航表示,打呼除了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是罹患疾病的警訊之一,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鼻部或扁桃腺問題,另也與其他的內分泌疾病有關。若長期有打呼症狀且遲遲無法改善,應就醫接受檢查與治療。 

►更多衛教資訊:打呼有救了!醫推「5個止鼾動作」:唱歌也行 快貼給枕邊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