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Omicron變異株檢出趨勢。(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新冠疫情處於上下波動情況,觀察新型變異株「KP.2」的占比則有上升趨勢,在本土病例占比增至6%。台灣腎臟醫學會提醒,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中慢性腎病者較容易被忽視,且比起非慢性腎病族群,死亡風險最多增至3.69倍,提醒此類患者要多注意自身情況,一旦快篩陽性應盡快就醫。
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日前說明,國內新冠疫情於最近一周統計(5/14-5/20)新增238例本土併發症個案,另增20例死亡,併發症新增情況與前一周相比屬於持平,個案則多是65歲以上長者,大部分沒有接種疫苗,國內整體疫情處於相對低點上下起伏,仍具傳播風險。
至於變異株監測部分,李佳琳表示,目前仍以JN.1為主要流行株,另觀察新型變異株KP.2在國內占比逐漸上升,其中在境外移入占比達11%,本土個案占比則約6%,還需持續監測。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日前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於5月3日將KP.2列為監測中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VUM),其傳播能力是JN.1的1.2倍,具成為主流變異株的潛力,致病力則相對較低。
然而新冠的威脅性仍不容輕忽,尤其是慢性腎病等重症高危險族群,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表示,相較於非慢性腎病患者,慢性腎病第三期至洗腎患者染疫後死亡風險會增加1.33至3.69倍;且因為對慢性腎病的認識不足、腎病診斷未記載於病例等因素,重症風險恐怕還有低估的可能性。
▲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說明,慢性腎臟病患新冠重症、死亡風險較高。(圖/記者洪巧藍攝)
許永和指出,感染新冠肺炎除了侵犯肺部、造成肺部感染,過去臨床經驗顯示也會引起急性腎臟損傷。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新冠感染治療完成出院,但腎功能有可能無法恢復到原先狀態,造成慢性腎病;若本身是慢性腎病病人,腎功能可能更惡化,進入需要透析洗腎情況。
許永和提醒慢性腎病者,如果有新冠相關徵兆症狀,應該進行篩檢瞭解感染狀況,以及早就醫使用抗病毒藥物,才能夠降低新冠重症造成的死亡率。
疾管署也提醒,目前所提供接種的XBB疫苗對於目前正流行的JN.1系列變異株能產生有效抗體,民眾應儘速接種,減少重症或死亡風險;另針對65歲以上民衆,疾管署公費提供2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分別是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2種疫苗都接種,可有較長免疫保護力,且保護的範圍更廣。
▲慢性腎臟病患罹患新冠應注意事項。(圖/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