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妹滿嘴爛!醫驚吐「這不是腸病毒」 90%人35歲前都得過

▲▼腸病毒恐大流行!醫驚見「1疾病」長很像 10大症狀曝:輕碰就流血。(圖/許志煌醫師授權提供)

▲疱疹性齒齦炎和腸病毒引起的咽峽炎相似。(圖/許志煌醫師授權提供)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近期全台病毒大亂鬥!家中孩子一個個淪陷,讓家長疲於奔命。中部一名8歲妹妹「滿嘴破洞」慘不忍睹,舌頭和嘴唇遍布大小不一的潰瘍,上下排牙齦紅腫,但這不是腸病毒,而是「疱疹性齒齦炎」。醫師黃士倫解釋,兩者於發病初期不易分辨,病童常因口腔潰爛不肯進食、甚至不喝水,建議家長可提供冷飲或軟嫩食物,以補充水分及能量。

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在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衛教分享,「疱疹性齒齦炎」為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影響範圍包括口腔及牙齦。雖然青少年及成人都會發生,但好發於6個月至5歲的兒童。一旦感染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後,病毒會在患者表皮和真皮細胞內快速且大量複製,造成細胞崩解,最後破壞黏膜組織,常見症狀包括口腔黏膜和嘴唇的潰爛,口腔周圍的小水泡及之後的出血和結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統計,約90%的人在35歲前都被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感染過。黃士倫說明,當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感染發生在小孩身上時,雖有些人無症狀,但多數的孩子會有發燒,口腔潰瘍合併疼痛,胃口差及焦躁不安的情況;有些患者還會合併倦怠或嗜睡,及局部的下頜及頸部淋巴結腫大。

▲▼ 成人疱疹容易傳染幼兒,疫情期間台東小兒疱疹性齒齦炎案例明顯增加。(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疱疹性齒齦炎造成小朋友口腔周邊潰瘍、起水泡。(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黃士倫表示,當從沒感染過人類疱疹病毒的孩子第一次感染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時,較容易產生典型的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症狀,除了口腔潰瘍外,還會有牙齦紅腫、流血、口臭等全口的黏膜症狀,同時高燒可達一、兩週。

黃士倫進一步指出,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的傳染,大都是因為接觸帶原者的口腔分泌物。不管是得過第一型或第二型人類疱疹病毒,都可能復發。病毒會終身潛伏在感覺神經節和自主神經節裡,特別是三叉神經節中。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病毒就會出來作怪,常會在嘴邊復發,造成唇疱疹,這時若親吻小孩或和小孩共食,就可能傳染。

黃士倫說,臨床上,疱疹性齒齦口腔炎和腸病毒引起的咽峽炎於初期不易分別,前者會有齒齦紅腫、出血,而後者則不會有。和腸病毒引起的咽峽炎相似,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的小孩也常因口腔潰爛不肯進食,甚至不肯喝水。加上患者常高燒不退,因此水分和能量的補充相當重要,可以給予涼飲或較軟的食物,例如布丁、豆花這類的食物。

▲南投縣幼兒園復課,縣府要求落實防疫守護幼兒安全。(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近期病毒大亂鬥,醫師提醒應落實個人衛生習慣。(示意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黃士倫接著說,止痛消炎藥對於孩子的進食也有幫助,若因口腔潰爛得太厲害,進食狀況不佳,有脫水的可能時,則需要住院治療。其他需要住院者還包括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及人類疱疹病毒感染合併發生腦炎、疱疹性角膜炎或肺炎的時候。

除了最重要的水分補充外,黃士倫提到,人類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樣,也有抗病毒的藥物可以使用。若能在疾病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可縮短疾病發作的持續時間,幫助口腔的潰爛癒合並降低病童的傳染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