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年內兩度腦中風「隨時會昏厥」 支架治療大幅降低再中風率

▲▼部立台北醫院放射診斷科醫師陳啟仁說明個案狀況,透過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術改善。(圖/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部立台北醫院放射診斷科醫師陳啟仁說明個案狀況,透過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術改善。(圖/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59歲的江先生,日常作息規律、飲食清淡健康,但在去年4月中風後,又在同年12月再次中風,導致右半邊手腳麻痺,且隨時會昏厥,以血栓溶解劑與藥物治療皆無法改善。醫師指出,有腦中風病史的病人,再發生機率比一般人高10倍,頭頸動脈狹窄程度若大於70%也有再中風的可能,如果顱內血管嚴重狹窄且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會建議考慮以支架治療來大幅降低再中風的機率。

江先生曾經罹患鼻咽癌、腎臟癌,抗癌成功而且生活習慣良好,不喝咖啡、不喝茶、不喝酒,每天飲水量達2000cc,生活作息規律、飲食清淡健康,堪稱親友間的好榜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在二度中風之後,暈眩狀況嚴重,一般坐著也隨時會昏厥,只能靠意志力撐著。江先生說,他當時不敢一個人待著,走路、爬山路線都要走大馬路,而且是救護車能到達的地方,身體狀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而且經過血栓溶解劑與藥物治療皆無法改善,後續輾轉讓部立台北醫院放射診斷科醫師陳啟仁收治。

▲▼陳啟仁醫師表示,腦血管疾病年輕化,建議45歲以上民眾,可做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以及早發現。(圖/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陳啟仁醫師表示,腦血管疾病年輕化,建議45歲以上民眾,可做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以及早發現。(圖/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陳啟仁說明,江先生顱內椎動脈左邊完全堵塞、右邊嚴重狹窄且位置很深,越深的位置越難處理,但是若不做手術,又難以預防再次中風,所以經過評估,建議要做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手術。

陳啟仁指出,手術時搭配微導管照的高解析度影像,發現導絲無法穿過的原因還有堵塞盲點,血液流向則是從盲點旁的小廻路通過而到遠方,後來將導絲繞過盲點,不斷施轉並條飾導絲前端形狀,終於在多次嘗式下順利放置支架,終於才擺脫麻痺、昏厥的危機。

至於顱內血管狹窄的因素,陳啟仁分析,包含高齡、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家族史,近年腦血管疾病一直有年輕化趨勢,建議45歲以上民眾,可做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及早發現與預防疾病,若無異常,之後每2至3年追蹤即可;平常則需注意腦中風前兆,如暈眩、說話困難、突然視力模糊、肢體麻痺、喪失平衡感、流口水等,即時就醫治療可提升癒後表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