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文明病!醫示警「4大主因」:大便別太用力

小便,大便,上廁所。(圖/達志/示意圖)

▲「痔瘡」可能會導致疼痛、灼熱感、瘙癢、出血和解便不全等症狀。(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痔瘡」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可能會導致「疼痛、灼熱感、瘙癢、出血和解便不全」等症狀。醫師提醒,痔瘡的主要原因包括「壓力增加、便秘或腹瀉、遺傳因素、懷孕」等,如久坐、久站或用力排便,都可能增加肛門區域的壓力,使血管脹大,進而導致痔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一般外科醫師鄭毓璋指出,痔瘡一種常見的肛門的疾病,通常是由於肛門周圍的血管腫大、變形和皮膚增生所引起,這些腫大的血管可以在肛門內部形成內痔或在肛門周圍形成外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痔瘡成因主要是「壓力增加」,如長時間坐著、站著或用力排便;「便秘和腹瀉」則是因為過硬的大便會導致用力排便,腹瀉可能會加劇肛門區域的刺激;家族若有痔瘡病史同樣可能更容易患病;懷孕期間由於子宮增大壓迫骨盆區域,也可能增加痔瘡風險。

在治療上,鄭毓璋說,輕微痔瘡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保持規律的排便習慣以及使用局部止痛藥或溫水坐浴來緩解症狀,而急性腫脹的痔瘡可藉由藥物達成症狀緩解,但要根除痔瘡還是得依靠手術治療。

鄭毓璋提醒,無論哪種手術方法,決定進行手術的時機、方法以及麻醉方式都應該由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需特別注意的是,適當的生活習慣、飲食調整以及就醫指導,都可以幫助預防和治療痔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