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台人恐有牙周病!「5習慣」錯了 醫:刷完牙別狂漱口

▲▼刷牙,口腔清潔,泡泡,牙刷,牙膏。(圖/記者李佳蓉攝)

▲醫師點名「5個刷牙習慣」是錯的。(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根據國健署過往的調查發現,有90%國人患有程度輕重不一的牙周病,就連牙醫師歐凱捷也搖頭「這真的不是說說的」,並點出刷牙「5大錯誤習慣」不但沒效果,還可能破壞牙齒健康,包括飯後立刻刷牙、用硬毛牙刷用力刷牙、刷完牙狂漱口、過度沾濕刷頭及只橫向刷牙都NG。

牙醫師歐凱捷在粉專歐凱捷 Dr.Ou 牙醫Club盤點刷牙「5大錯誤習慣」,提醒國人特別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錯誤1:飯後立刻刷牙

進食後口腔環境會變酸,珐瑯質軟化,此時若立刻刷牙容易把珐瑯質磨掉,建議飯後15~30分鐘後再刷牙。

錯誤2:用硬毛牙刷用力刷

用力刷牙容易磨損牙齒,長時間下來也容易引起牙齦萎縮。

錯誤3:刷完牙後狂漱口

狂漱口會把牙膏內的抗蛀氟化物也一起漱掉,建議刷完牙後只要含10c.c.的水,在口中攪拌20秒吐掉即可。

錯誤4:過度沾濕牙刷刷頭

沾濕這動作會讓牙膏更好起泡,但提前起泡易使牙膏的成分隨水分流失,抗蛀牙功效大打折扣。

錯誤5:從頭到尾只橫向刷牙

恐使牙齦嚴重萎縮及敏感性牙齒更加惡化。

▲刷牙。(圖/Pexels)

▲只橫向刷牙、用力刷牙都可能引發牙齦萎縮。(示意圖/Pexels)

醫師歐瀚文曾引述研究指出,因細菌會在牙齒和口腔牙齦組織上形成牙菌斑,時間久了破壞口腔菌叢,進而引起慢性發炎和免疫系統失調。細菌過度生長和慢性炎症,除了導致局部牙周發炎和蛀牙外,更造成全身性的作用。

歐瀚文說,由於致病細菌進入血液循環,會抵達身體其他器官,如心臟、肝臟及大腦。而在腦部組織中,口腔細菌與增加和損壞的大腦神經細胞相關,使得認知能力下降,並造成阿茲海默症。因此透過評估和治療口腔菌群失調,有助於口腔和大腦健康。而改善口腔健康,也有助於減少各種慢性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因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