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食物「有炸過」藏一堆油 營養師搖頭:幾乎看不出來

▲▼自助餐2肉1菜25元!網狂罵「唬爛」集體翻車 他神出店址:是真的。(圖/爆廢公社)

▲營養師透露,滷排骨榮登門診詢問度第一名。(示意圖/爆廢公社)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減肥是許多人努力一輩子的課題,但再自律、忌口還是卡關?皮膚甚至莫名搔癢?內臟脂肪不減反升?讓已盡量避免油炸類食物的你不禁納悶「是哪裡出問題?」對此,營養師吳欣陵指出,長期的營養諮詢下來,最常遇到「不知道自己吃進去的是油炸食物」的患者。她也點名9種「炸」欺食物藏了一堆油,恐成為減肥破口。

營養師吳欣陵近日在粉專發文示警,肉眼不易看出卻含有大量「隱藏油脂」的食物,上榜的有:豆皮壽司的豆皮、泡麵/科學麵、滷排骨、甜甜圈、麻花捲、沙其馬、油豆腐、麵筋及油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欣陵表示,榮登門診諮詢第一名就是排骨便當的滷排骨!大多採取先炸後滷,幾乎讓人看不出來,其麵皮會牢牢的黏在肉上,根本無法去皮,而默默吃下一堆油脂。不過她也強調,有些店家的滷排骨「真的只有用滷的」,下次點餐時不妨先問一下。

9種食物「有炸過」都是油 營養師搖頭:幾乎看不出來。(圖/營養師吳欣陵授權提供)

▲營養師列出9種「炸」欺食物,其實都經過油炸。(圖/吳欣陵營養師授權提供)

針對上榜的9大「炸」欺食物,吳欣陵接受《ETtoday健康雲》採訪時一一破解其製程與隱藏的油脂有多少:

-豆皮壽司的豆皮

製作方式為豆皮經油炸後,再以日本酒、醬油、味醂及砂糖調味。根據衛福部食品資料庫顯示,每100克豆皮的油脂,非油炸含11克、油炸過後為32.4克。

-泡麵/科學麵

泡麵油炸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去除麵體本身的水分,以利於存放。根據衛福部食品資料庫顯示,每100克油炸麵的脂肪為21.5克(4.3份油脂類);若以蒸煮麵為例,每100克的油脂為1.3克,僅0.26份油脂類。

-滷排骨

經由店家醃製醬料,將捶打過後的豬里肌抓醃一段時間後取出裹粉,再經油炸定型,最後放入滷鍋裡滾煮至熟。衛福部食品資料庫顯示,每100克豬里肌的油脂為14.4克,約估算1份蛋白質會吸附1份油脂原理來說,此100克豬里肌會額外再增加2.7份的油脂類,也就是13.7克的油,這還不是整體油量,還得加上裹粉吸附的油脂量。

-甜甜圈

以麵粉、砂糖、奶油和雞蛋混合後,經過油炸而製成。現今飲食選擇為了吸引消費者,會再加入奶油、卡士達、巧克力或糖漿等風味。以衛福部食品資料庫顯示,每100克的原味甜甜圈油脂為20.7克,若有添加其他口味,油脂量則要另計。

▼甜甜圈也經過油炸。(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甜甜圈,點心,甜點。(圖/翻攝自pixabay)

-麻花捲

作法為將2~3條條狀麵團用綁辮子的方式捲在一起,油炸至熟即可。市售麻花捲每100克的油脂大多落在30克以上(6份以上的油脂類)。

-沙其馬

由雞蛋加入麵粉、奶粉和鹽製成麵條狀後油炸,再由糖、麥芽、棕梠油等製成糖漿後與炸好的麵條混合,撒上芝麻及葡萄乾,再切塊販售。根據衛福部食品資料庫顯示,每100克沙其馬的油脂為24.8克。

-油豆腐

經過油炸後,再經過不同配方的滷汁滷過。以衛福部食品資料庫顯示,每100克豆腐的油脂,非油炸含有3.4克、油炸過後為13.3克。

-麵筋

將水加入高筋麵粉後水洗,做成小球狀再油炸而成。以衛福部食品資料庫顯示,每100克麵筋的油脂為53克(10.6份油脂類)。雖然麵筋的配方看起來只有高筋麵粉、水和鹽,油脂量非常低,但由此可見,純澱粉經過油炸後,吸附的油脂可達到1~2倍甚至更多。

-油條

麵粉加入膨鬆劑和鹽,再以溫水攪拌均勻,反覆搓揉至光滑有筋力的麵團,經過醒麵後拉成長條狀兩條堆疊、進油鍋油炸。根據衛福部食品資料庫顯示,每100克油條的油脂為40.2克(約8份油脂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