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院跨林口、基隆院區重磅研究證明〝固定療程B肝治療〞可以大幅減少肝癌,增加病毒清除,延長生命。(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B肝病人如果出現肝硬化,健保目前可長期給付口服抗病毒用藥治療,病人也會因擔心健康風險而不敢停藥。長庚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今(14)日公布跨院研究成果,針對1087名B型肝炎肝硬化病患進行長達10年追蹤治療,發現患者在固定療程並輔以停藥追蹤後,相對於長期服藥患者,不但肝癌發生率減少50.3%,病毒的清除率更超過12.8倍,肝病死亡風險也減少67%,研究成果獲肝臟學頂尖期刊接受。
這項長期研究跨了林口長庚、基隆長庚兩院區,團隊成員包含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簡榮南、鄭文睿、副教授陳益程、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林志郎,B肝研究領域權威的中研院院士廖運範更擔任這項研究的指導作者。
健保自2003年起開始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國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從2003年十大死因第六位,降至2022年第十一位,死亡人數也從最高的每年5,621人降至4,107人,肝癌的死亡人數也由每年8,479人下降至7,781人,慢慢可看出B肝防治的成效。
簡榮南指出,治療B肝病人,是為減少肝癌、延長生命,終極目標則是清除病毒,不過目前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體(cccDNA)。反觀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大部分人會迷思認為病毒量越高就越要治療,但有趣的是,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是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
▲長庚最新B肝治療研究,「固定療程」可減少肝癌。(圖/長庚醫院提供)
林志郎指出,病人通常擔心的是停藥後一旦肝臟發炎,會發生肝臟代償不全甚或肝衰竭,因此不敢停藥,但其實風險不大,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統合性文獻發表,其機率均小於1%,因而死亡的病例更少,後者更可經由規律且密集的追蹤和及時的治療來減少其發生,很清楚的比起長期治療,固定療程有優越的安全性及療效,不過仍有部分學者會因為考慮樣本數不夠大、追蹤年代不夠久,而有所保留。
因此為了進一步證明固定療程的安全性及療效,以減少醫師及患者的憂心,林口長庚及基隆長庚的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B肝相關肝硬化病人進行長期追蹤研究。鄭文睿說明,其中494人採固定療程,是以服藥後病毒測不到1年以上才進行停藥,並且進行定期回診追蹤;另一組593人則是長期服藥。
在平均追蹤10年後結果顯示,固定療程組的肝癌發生率比長期服藥組低(15.7%比26.8%),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同時固定療程組的病毒清除率也高過長期服藥組12.8倍。
鄭文睿分析,其中一個原因,也在於長期服藥的不一定能維持每天遵照醫囑吃藥,但停藥組之後會有醫師嚴密監控,可以讓患者評估自己生活型態,提供一個不同選擇;簡榮南則表示,目前健保給付肝硬化用藥條件還算合理,若未來有更多相關醫學證據,也可進一步討論是否修改給付。
廖運範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給了固定療程B肝治療重量級的證據,比起長期服用藥物,姑且不論金錢的耗用,服藥的不便,光是可大幅減少肝癌,增加病毒清除及增加病人存活,就應相信,B肝固定療程的證據強烈顯示,此治療方式會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好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