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腦蟲奪命!專家曝調查2關鍵:「水池投氯足」原蟲難活

▲▼食腦變形蟲「福氏內格里蟲」(Naegleria Fowleri)。(圖/翻攝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食腦變形蟲「福氏內格里蟲」(Naegleria Fowleri)。(圖/翻攝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北部一名30多歲女性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目前僅知她發病前曾經到新北室內親水設施活動,正進行採檢以釐清感染來源。不過阿米巴原蟲多在自然界野外水域,本次事件調查場所卻是室內場所,專家分析,一般水池若使用經處理的自來水源,不太容易有阿米巴,特別是有投氯處理,原蟲更不易存活,要考量可能是使用到自然水源,加上投氯濃度不足造成風險。

台灣寄生蟲學會前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是在自然界野外水域的阿米巴,多在流速不高或者靜止的小池塘、小湖泊中,不容易在海水生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疾病管制署說明,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喜好溫暖環境,能生存於46℃的溫熱環境中,在更高的溫度下也可短暫存活。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其蹤跡。

黃高彬指出,一般游泳池若使用經處理的自來水源,用氯消毒過,出現阿米巴原蟲的機率微乎其微;調查中的親水設施,如果真的有檢出,可能要進一步評估是否使用自然水源,或氯濃度不足。

新北市衛生局檢驗水池。(圖/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檢驗水池。(圖/衛生局提供)

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表示,會出現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主要是戲水時,水沒有經過加氯消毒,裡面有寄生蟲,而這種寄生蟲又跑到鼻子吸進去,可能跑到腦部引起腦膜腦炎,病例相當罕見,但也不排除因為診斷困難,可能有病例未診斷。

李秉穎也提到,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沒有適當的治療方法,死亡率高達99%。這種寄生蟲主要在淡水環境,海水則不會,提醒民眾不要去沒有消毒的水域玩水,也要避免嗆到、潛到水裡。

疾管署則提醒,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籲請民眾於戲水或泡溫泉等活動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於自然水域戲水時,亦應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疾管署9日晚間公布國內出現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個案是一名北部30多歲女性,發病到死亡僅7天,調查死者近期無國外旅遊史,發病前曾前往新北某室內親水設施遊憩,地方衛生局已經兩度進行採檢,包含水質、環境檢體送中央進行檢測,預計最快1周會有初步檢驗結果。

不過,初步檢驗現場水池含氯量,都未達標準,新北衛生局指出,依據衛福部公告「營業衛生傳染病防治管理規則」,泳池池水餘氯濃度建議保持1-3mg/L,現場檢測水池餘氯,大池僅0.86 mg/L、小池0.06 mg/L,衛生局現場輔導業者改善並加強落實清消措施,後續待水質檢驗結果出爐,如確實檢出阿米巴原蟲,將依消保法開罰6萬-150萬。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