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患者嫌胖,李唐越下定決心減肥變型男。(圖/公關提供)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國外有研究發現,醫師越胖,患者對其信任感也會越低。這椎心刺骨的痛就發生在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身上,曾胖到94公斤的他,因苦勸門診患者要減肥以避免血糖越飆越高,卻遭對方反嗆「你體重比我重,才需要減重吧」,受到刺激後他開始發憤圖強,靠著「2招」從弱肌變天菜型男,成功刮油剷肉24公斤。
「嘴饞是痛苦傷害,我最胖曾胖到94公斤。」李唐越醫師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回憶當年因醫院工作繁忙,白天看診、晚上值班,睡眠品質差,隔天就想靠著「吃」來發洩,每天必備全糖珍奶、愛到便利商店搜刮零食,笑稱「我可以一次吃3包洋芋片」,即使一次嗑光仍得不到飽足感,隔天陷入惡性循環繼續吃。
▲李唐越透露自己一次可以嗑光3包洋芋片。(示意圖/Pixabay)
李唐越看著自己體重不受控地往上飆,而當年收治的大多為肥胖及糖尿病患,曾告誡一名患者要減肥才能控制血糖,卻反被對方酸「你體重比我重,才需要減重吧!」讓他驚覺若再胖下去可能連工作都不保。他接受《早安健康》專訪時透露,為了瘦身,曾試過一天4餐狂灌無糖綠茶、正餐只吃水果,甚至節食猛運動,但撐不了幾天就放棄,更別說見效了。
李唐越開始思考自己狂吃、亂吃的原因,發現攝取的食物多為高熱量、高澱粉及高油脂,無法打開身上「飽足」的開關。後來靠著「吃原型食物」傳遞飽足感、「補充鎂、維生素C」穩定壓力2方法成功減重。他強調,特別是蛋白質,有研究顯示,蛋白質在腸道裡可加速飽足開關開啟,進食後更快就能獲得滿足。他說,只要將餐盤一半吃足夠蔬菜及纖維質,另一半的2/3他則會填滿蛋白質,如牛肉、雞肉、魚肉、海鮮、大豆製品,最後才是少量的澱粉。
▲每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及綠色蔬菜,是減重的飲食關鍵。(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攝取原型食物讓身體更有飽足感,李唐越強調,不用強逼自己一定要吃「水煮」或「雞胸肉」,肯定撐不了多久,初期可以攝取比較肥的肉品,如牛小排、雞腿、鮭魚、鯖魚等較高油脂食物,可穩定體內胰島素,因而產生飽足感,進而停止想再吃的感覺。
李唐越接受《ETtoday健康雲》採訪時分享,運動部分則增加整天身體活動,手機穿戴裝置日走8500步,通勤把車停在較遠處,工作爬樓梯不搭電梯;此外,再加上偶爾激烈的健身房運動,先有氧再肌力訓練,一週執行3天。他說,很多人執著在特定可消耗較多卡路里的運動,但他認為都要做,因運動能增加脂肪燃燒及糖分代謝能力,可促進身體健康和抗老化。
▲李唐越至今仍維持好身材不復胖。(圖/公關提供)
除此之外,李唐越也說,礦物質鎂及維生素C很重要,有研究發現補充這兩者有助於減緩平衡壓力,不會讓自己呈現隨時想戰鬥、拚命的狀態,否則短時間內就會感覺飢餓,就想大吃一頓,因此當時努力瘦身的他,也搭配營養品改善嘴饞及壓力大暴吃的窘境。
該如何維持身材不復胖?李唐越表示,不外乎生活型態的改善,包括吃足夠、多運動、良好睡眠及壓力釋放。當出現減重停滯期時,有3招對策,包括記錄飲食,以為吃很少實際吃很多;調整策略,提高蛋白質、油脂量,減少澱粉;加入運動、提高強度與種類,告訴身體動起來,睡眠及水分攝取改變能量代謝,就能突破停滯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