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有B、C肝炎者,一定要追蹤檢查。(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55歲的王先生年輕時期曾經被檢查出「得過B型肝炎」,醫師提醒日後需要定期追蹤,但當時的他認為即便感染也不會有太大健康危害,加上也沒有不舒服症狀,便沒在追蹤檢查。但沒想到數十年後,陪太太健檢時,意外發現「肝硬化」,也就是當初已錯過在肝臟慢性發炎階段的藥物控制,若再拖下去,恐演變成肝癌。
王先生健檢時也提及知道自己B肝,在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肝臟有脂肪肝,並且肝臟體積偏小、肝臟的紋路較粗糙、肝表面呈現不平整狀態,影像的特徵代表肝臟已有肝硬化,當天也做了腹部磁振造影,所幸肝臟尚未有腫瘤發生。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表示,肝臟被稱做「沉默的器官」,由於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布,所以肝臟在初期發生病變時毫無異常不適感,以王先生的案例來說,與大多數感染B型肝炎者一樣,幾乎沒有症狀,但長期疏忽未定期追蹤,錯過了可能在肝臟慢性發炎階段的藥物控制,放任肝臟長時間的反覆發炎,使肝臟細胞發生纖維化,進一步導致肝硬化。
梁程超也補充說明,早期肝硬化的症狀通常也不明顯,嚴重時有可能發生「疲倦、虛弱、噁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腹脹、皮膚出現黃疸變黃或蜘蛛狀血管瘤」等症狀,若是此時才意識到肝臟發生問題再去就醫檢查,有很大的機率肝臟已處於肝硬化階段,若後續再沒有妥善控制,就會走向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另外,也有不少人詢問「肝硬化是不是沒辦法逆轉,也沒辦法避免得到肝癌?」他表示,B型肝炎患者如果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避免B型肝炎病毒造成肝臟反覆發炎,不只肝功能可漸漸恢復,以往的研究也顯示,肝硬化等級有下降的趨勢,所以肝硬化是有機會逆轉,而且也能夠將低罹患肝癌的風險。
過去台灣曾經是全球肝炎危害最嚴峻的國家之一,從1986年台灣領先全球首推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已使B型肝炎感染人數大為減少,雖然C型肝炎目前還沒有疫苗注射可以預防,但目前已有非常有效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根除C肝病毒,所以若有B、C肝一定要就醫,讓醫師評估需不需要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