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健檢發現血紅素數值不對勁,檢查發現大腸癌第三期。(圖/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每年都有做健檢,但你有注意到細節嗎?有醫師分享,一名患者因為自己很有警覺性,發現某年的血紅素數值降到10,便把往年數據拿出來比對,隨即感覺不對勁,到醫院詳細檢查後,果真發現大腸癌三期了。醫師指出,有健檢習慣的人,其實可以多留意各項指數的變動,可能從中揪出疾病。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在《健康2.0》提到,曾遇過一名醫療專業相關的患者,因為自己有固定追蹤、健檢的習慣。某年,病人發現自己的「血紅素」變到10,也因為他是位男性,雖然數據較低但也不至於過低。不過,患者個人警覺性相當高,便將過去的健檢資料翻出比對,發現數值有慢慢下降趨勢,從15變成10,感覺不對勁。
於是病患到醫院再次詳細檢查,後來確認是大腸癌第三期。對此,陳欣湄也說,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健檢一定要做大腸鏡或糞便潛血檢查才會發現大腸癌,但建議大家,如果有定期健檢習慣者,可多注意健檢指數的變動,也可能從中發現疾病。
▲醫師建議,有定期健檢習慣者,可多注意指數的變動。(圖/翻攝自《健康2.0》)
對於大腸癌的預防,除了定期檢查,對於某些徵兆也要格外有警覺心。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曾說明,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癌連續15年位居癌症榜首,男性更比女性高居1.5倍機率罹患。醫師也列舉7個大腸癌的徵兆,建議符合狀態愈多,建議要提前就醫並保持定期檢查:
1.貧血:通常跟大便出血合併出現,會伴隨頭暈。
2.體重減輕:伴隨沒食慾,若有同步有第3、4、5症狀要更小心。
3.腹痛腹脹:若莫名腹痛持續數日,且疼痛位置固定。
4.嘔吐:大腸癌腫瘤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引起的嘔吐。
5.長期便秘:要留意會跟一般的便秘搞混。
6.糞柱變細: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多為早期表現。
7.無症狀:大腸癌前期很多人無感,而這也是可怕之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