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拖2年,吃穿婦人皮膚潰爛流湯。(示意圖/亞大附醫提供)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乳癌,為台灣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根據109年死因統計顯示,每天約7.3人死於乳癌,為婦女癌症死亡率第3名。一名60歲婦人檢查發現胸部長了2公分惡性腫瘤,卻臨陣脫逃未回診看報告,拖了2年後腫瘤已「吃穿皮膚」整個爛掉,呈現流膿流湯的狀態,讓醫師看了相當不忍。
外科醫師黃若禕在《醫師好辣》節目中指出,60歲婦人接受國健署免費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檢查,從影像中明顯可見2公分的腫瘤,當下進行粗針穿刺切片再送病理科化驗,並預掛下周回診看報告,「她可能當下知道是不好的,我也跟她說這就是一個不好的腫瘤,她就沒有回來了…。」
▲婦人癌細胞擴散,甚至出現骨轉移跡象。(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
黃若禕說,婦人後來自行找上中醫治療,但不幸病況未獲得控制,2年後再看到她「腫瘤吃穿皮膚,都爛出來流膿流湯」,檢查同時發現有骨轉移的跡象,當下已無法開刀,只能先進行化學治療,無奈的是預後狀況並不佳。
黃若禕解釋,由於年輕女性乳房組織較為緻密,因此30歲以上女性應進行乳房超音波,若第一次檢查未發現任何異常,一般建議1~2年再做一次即可;若有看到水泡、囊腫或是良性纖維腺瘤,至少半年至一年須再追蹤。
此外,國健署也提供免費的乳房攝影,若為二等親內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從40歲開始即可進行乳房攝影,若無家族病史則從45歲開始做就好。而有別於乳房超音波,無論是否發現異常,乳房攝影2年做一次即可,做太多恐有輻射線疑慮。
▲乳癌外觀徵兆。(圖/醫師提供)
在乳癌相關防治上,可透過觀察胸部外觀及早警覺。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醫師說,包括「異常分泌物、硬塊或增厚、局部突出、局部凹陷、皮膚紋理變化、尺寸異常變化、腋下腫塊、皮膚發紅潰爛」都是容易警覺的外觀明顯症狀。
由於不同的乳癌類型或不同時期的乳癌症狀表現都會不太一樣,要注意的不只有硬塊而已。沈彥君說,還會出現乳頭或周圍有皮疹或發紅、一邊或兩邊乳房大小或形狀產生變化、乳頭外觀出現如凹陷等變化、乳房不適或搔癢、乳房顏色改變、乳房短時間內尺寸改變、乳頭皮膚脫皮、乳房增厚或腫脹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