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吃了感冒藥卻腹痛,醫師檢查發現是胃潰瘍。(示意圖/記者鄺郁庭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身體不適,有些部位可以明顯確認是哪裡出問題,但有些症狀可能與想像的疾病不太相同。有位患者因為上腹疼痛,以為是膽結石所造成,醫師安排腹部超音波卻是嚴重胃潰瘍。一問之下發現是近期感冒吃的藥裡面含有類固醇,加上工作因素壓力較大,進而出現疼痛,診斷有胃潰瘍。
對於胃潰瘍跟十二指腸潰瘍的差別,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在《健康2.0》說明,因為兩者發生疼痛位置相似,前者會出現在胃竇,也就是胃的末端、接十二指腸的空間;但因為位置接近,所以出現不適,難以直接判斷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不過,柳朋馳也分享,臨床上的判斷會留意兩者的疼痛時間,若是空腹疼痛傾向是十二指腸潰瘍;進食後半小時到一小時開始出現悶痛、不舒服則比較像是胃潰瘍。
▲情緒及藥物都可能是導致胃潰瘍的常見原因。(圖/翻攝自《健康2.0》)
另外,有時疼痛的狀況與實際疾病可能不同。柳朋馳提到,有名50多歲患者因為感冒吃了3天感冒藥後,突然感覺右上腹疼痛。患者就醫時向醫師表明,自認為不是胃潰瘍,推測可能是膽結石導致,因此請醫師幫她安排腹部超音波。不過醫師好奇不認為是胃潰瘍的原因。病人則解釋,自己僅吃三天的藥物,不太可能因此導致胃潰瘍,且處方籤也有開胃藥一起服用。
當時柳朋馳請患者提供藥單,看到上面出現類固醇及非類固醇止痛劑的藥名,醫師便詢問她是不是喉嚨非常不適。患者表示,工作是櫃台小姐,這次感冒還合併沙啞,醫師告知若沙啞且聲帶水腫,建議吃類固醇效果會較好,於是她也要求醫師幫她開立相關藥物。
但同時,病人的工作也比較容易有壓力、感覺緊張,多重影響下,出現疼痛。果然柳朋馳替病患做了胃鏡,也證實是嚴重胃潰瘍。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強調,通常出現胃潰瘍與4個常見原因有關:
1.心情:經常出現焦慮、憂鬱情緒者容易胃潰瘍。
2.幽門桿菌:有細菌感染、慢性發炎也會導致胃潰瘍。
3.藥物:包括阿斯匹靈、類固醇等都可能使胃黏膜減少。
4.飲食:刺激性食物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