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婦「吃維生素D」健骨!3個月後...心跳剩50下 醫:補錯了

▲▼老人,拐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一名老婦人「吃錯維生素D」導致高血鈣,心跳僅剩50下。(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圖、文/腎臟科醫師 林軒任

80歲李奶奶患有高血壓、心衰竭,規律追蹤症狀穩定,由於同時有骨質疏鬆症,3個月前持續服用活性維生素D3,最近發現心跳僅剩50下,緊急送醫經抽血檢查發現鈣離子極高,確診為活性維生素D3過量造成高血鈣,經停用活性維生素D3和補充大量水分後,症狀終於緩解。

李奶奶相當注重健康,聽聞服用「維生素D3」可以幫助改善骨質疏鬆,便連續3個月服用「活性維生素D3」,且每日服用兩顆,導致出現噁心、想吐、竇性心搏過緩等症狀,送醫檢查發現血液中鈣離子高達15.6mg/dl、副甲狀腺素為17.5pg/ml,經詢問發現因活性維生素D3服用超過建議劑量,緊急停藥,並補充大量水分後,狀況才穩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緊急停藥 補充大量水分才穩定

維生素D3分為「活性」與「非活性」,若以工廠比喻,非活性維生素D3(或稱營養維生素D3)猶如原料,服用後經過工廠加工(即肝臟及腎臟代謝),才變成活性維生素D3,可作用於骨骼、腸胃道及腎臟,幫助骨骼的成骨作用,與提升血中鈣濃度。

因此,民眾補充非活性維生素D3,猶如原料進貨量大,工廠會自動調節產品數量,使活性維生素D3不會無止盡上升,較不會造成鈣磷失衡,服用過多時對人體較無傷害。但若直接服用活性維生素D3,會使身體無法調適,當活性維生素D3的服用劑量超標,會直接造成致命性的高血鈣。因此,活性維生素D3只會用於醫療用途,例如急性低血鈣或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患者。

▲活性VS.非活性維生素D。(圖/林軒任醫師授權提供)

▲活性VS.非活性維生素D3。

嚴重高血鈣 須洗腎移除鈣離子

引發高血鈣的原因包括維生素D中毒、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過高、惡性腫瘤、腎上腺功能不足脫水等,會出現疲倦、頭痛、噁心、嘔吐、多尿、口渴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意識不清、心律不整等情形,若為輕度患者,僅需飲食控制、停用維生素D和補充水份即可,若是嚴重高血鈣,就需利用洗腎方式迅速移除鈣離子。

活性與非活性的維生素D3的區別方式:活性維生素D3的單位為微克(ug),而非活性維生素D3的單位為國際單位(IU),其中1微克(ug)等於40 IU,目前治療指引建議成人一天補充 400 IU以上 的非活性維他命D3,若為骨質疏鬆的年長者,則可增加至800至2000 IU。

維生素D3雖有助於骨質疏鬆改善,但長期過量攝取也會造成危害,民眾不妨透過日曬、飲食等方式攝取適量的非活性維生素D3,萬一出現高血鈣的症狀,務必儘速就醫,揪出潛在病因,才能徹底根治及預防高血鈣。

本文經授權轉自:林軒任醫師《心跳太慢…竟然是吃維生素D過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