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有患者不菸不酒仍罹患大腸癌,原因可能來自每天1至2杯的含糖飲料。(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提到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不外乎是大家所熟知的「紅肉攝取過量、肥胖,或有吸菸、喝酒習慣者」等。不過醫師提醒過去曾有病患並沒有上述這些典型習慣,最後仍確診大腸癌,細查才發現原因就在於她每天都會喝1至2杯的含糖飲料,雖說糖之於癌症尚未有明確關聯,但其中的機轉依舊有爆發癌症的機率。
近期藝人余天二女兒余苑綺直腸癌病逝,也喚起外界對於大腸癌症的關注。根據108年癌症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一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直腸癌。國內外罹患大腸直腸癌名人甚多,包括已逝藝人豬哥亮、賀一航,以及漫威英雄《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等。
民眾所熟知的大腸癌危險因子中,包括家族或遺傳性因素,有腺瘤型息肉的病史、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經常攝取紅肉、脂肪、肥胖,或有吸菸、喝酒習慣者等。但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在《健康2.0》提到,先前曾遇過一名門診患者,是40多歲、身材有點微胖的女性,原本是要進行營養調理,不過她到診時也向醫師表示,自己已經確診大腸癌第四期,正進行治療。
陳欣湄說,治療過程中,病患也不斷思考自己有哪個部分做錯了,但她對於紅肉製品或加工肉類的攝取並不多,也沒有與癌症較為相關的菸酒類習慣。醫師繼續深入追問,後來才發現,患者有個稍微不健康的習慣,也就是「含糖飲料」。
陳欣湄指出,這位病患每天一定會喝1至2杯含糖飲料,但糖與癌症的關聯性究竟有多高?醫師說明,其實這個問題在醫學界也已經討論多年,當過度攝取精緻糖時,可能會因此讓身體潛在的癌症問題會爆發,這之中有兩個機轉是目前認為可能性最高的,
▲醫師解釋,攝取大量且高糖的食物,容易引發「胰島素阻抗」或造成「身體慢性發炎」,成為癌症的機轉。(圖/翻攝自《健康2.0》)
陳欣湄解釋,每天攝取大量且高糖的食物,容易讓身體血糖過度增大,進而引發「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本身與癌症是有關聯性的。另外,長期吃高糖製品,導致脂肪堆積,大量囤積造成「身體慢性發炎」,這樣的狀態也與癌症相關。
不過,陳欣湄透露,當時與病患討論並建議對方將高糖的飲食習慣改變時,病人反問「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喝嗎?」也讓醫師反思,或許是因為這件事過於正常,會讓大家習以為常,認為含糖飲料不是影響關鍵。因此醫師建議,手搖飲要完全戒除也不那麼容易,但可以先從一個動作做起,也就是把原本習慣的糖份,減掉2成。
陳欣湄說明,也就是原本喝全糖,改成8分糖、或8分糖調整成半糖,以此類推,慢慢克服高糖,最後可達成無糖的程度,以減少糖引來的其他併發症或身體風險。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