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改善化療、抑制發炎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人體臨床實驗再傳捷報

【廣編特輯】

高雄醫學大學大腸直腸外科王照元教授分享臨床研究成果(圖/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提供)

圖、文/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提供

繼2017年經由隨機雙盲人體試驗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有效輔助提升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末期患者之疾病控制率,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於線上舉辦的「第13屆褐藻研究暨應用國際高峰論壇」,接連發表了大腸直腸癌以及異位性皮膚炎隨機雙盲人體試驗的初步成果,再次展現小分子褐藻醣膠的精準輔療和多元應用潛力。

根據2022年1月13日衛福部國健署公布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4年高居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高雄醫學大學大腸直腸外科王照元教授率領團隊,於2017年發表的隨機雙盲人體試驗發現,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末患者治療時併用小分子褐藻醣膠,疾病控制率達92.8%,相較於對照組的69.2%,大幅提升了23.6%,顯示小分子褐藻醣膠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患者最擔心的治療副作用及預後生活品質,高醫團隊進行了第二波的人體臨床試驗,透過大腸直腸癌生活品質問卷,探討小分子褐藻膠對於接受術前合併放化療之直腸癌晚期患者的輔助性作用。王照元教授分享初步解盲結果顯示,服用2個月後,試驗組的FACT-C 顯著改善,代表生活品質獲得提升,病況穩定並有減少早期復發的趨勢。

另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進行人體臨床隨機雙盲試驗,長庚醫大中醫學系楊賢鴻主任表示,褐藻在中醫典籍中記載有消散癭瘤、軟堅散結、消炎解毒的功效。在現代研究中也證實可以抗氧化、提升免疫力、抑制發炎反應。經由這次人體臨床試驗發現,持續服用小分子褐藻膠一個半月至三個月,均能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且其效應可持續至停服後一個月。

目前正在進行頭頸癌臨床實驗的台大醫院婁培人副院長提到,小分子褐藻醣膠卻能夠非常嚴謹地進行人體臨床中最高規格的隨機雙盲實驗,以證實是否對癌症的輔助治療具有真正的效果,在食品來說應該是前所未有,也是學會和相關贊助單位最值得肯定和期待的部分。

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秘書長顏明德博士表示,目前與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進行的肝癌臨床實驗,除了收納化療、標靶治療的案例,也包含了新興的免疫治療,目標在今年完成解盲,希望能驗證更多不同療法的輔助效果,盼為患者和家庭帶來最大的幫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