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類痘疤一圖看懂!這1種「細胞壞死」超難治 成因曝光

▲廖苑利,皮膚科,肌膚,痘痘,。(圖/pixabay、unsplash)

▲痘痘留下的疤痕十分惱人。(圖/pixabay、unsplash)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痘痘肌在皮膚科中,被認為是最常出現的皮膚問題之一,痘痘消失後留下的痘疤,更是許多愛美人士的困擾。醫師指出,痘疤若不靠外力,幾乎無法自行修復,而痘疤可分為3種類型,成因和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其中,凹痘疤治療困難、色素痘疤則會隨著時間逐漸消淡。

皮膚科醫師陳昱璁在「醫美雅痞 陳昱璁皮膚科醫師」分享,痘疤的生成,是因肌膚受青春痘發炎刺激所產生的結果。皮膚科會初步將痘疤分為3型,分別為凹痘疤、凸痘疤及色素痘疤,三者形成原因也稍有不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類型痘疤

1. 凹痘疤

主要是因青春痘發炎情形太過嚴重所產生的痘疤,主要分成冰鑿型、車廂型與滾動型。當青春痘發炎造成真皮層膠原蛋白/彈力蛋白被破壞,或皮下組織脂肪細胞壞死,皮下就會形成「車廂型痘疤」,多為矩形凹陷,為正常皮膚與疤痕間的交界。

除了車廂型,也可能形成凹陷較深的「冰鑿型痘疤」,呈點狀凹陷,面積不大但很深,且治療困難;此外,若發炎造成組織纖維化,拉扯到皮膚表層而變形,就會產生「滾動型痘疤」。上述這些痘疤因會凹下去,醫學上即泛稱「凹痘疤」,3種凹疤因為屬性差異,治療方式也略有不同。

2. 凸痘疤

凸痘疤主要是因皮膚修復過程中,纖維母細胞「太過活躍」所造成。青春痘產生後,皮膚下的纖維母細胞會增加活性,使皮下膠原蛋白增生,但若增生過度,就可能造成痘疤「凸」起,形成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

▲▼痘疤。(圖/陳昱璁醫師提供)

▲痘疤可分為3種類型。(圖/陳昱璁醫師提供)

3. 色素痘疤

色素痘疤分為黑痘疤和紅痘疤。黑痘疤是因皮膚發炎,誘發黑色素細胞活化,產生黑色素沉積,讓皮膚顏色看起來似乎與周邊皮膚不同,發炎期間若受到紫外線照射,黑色素便會更加明顯。

紅痘疤則是因青春痘發炎,引發微血管增生、擴張導致的結果,發炎結束後,微血管不會跟著消失,因此就留下紅色的印子。這類痘疤通常不會有凹凸問題,也多會隨時間淡化、消失,因此醫學上也有「假性痘疤」的別稱。

陳昱璁指出,不同類型痘疤,需要不同的介入治療。但實際上,會來診間處理痘疤的人,以「混合型」居多,這時就需憑藉醫師個人經驗,為不同痘疤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陳昱璁也分享,自己的門診時常遇到患者臉上有混合型痘疤,但原本的醫師卻一律使用單一種療程治療,導致成效不彰,而前來求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