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有利於流感病毒創造更好的存活環境。(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楊晏琳/採訪報導
PM2.5濃度愈高、空氣汙染愈嚴重的地區,流感疫情也會相對嚴重!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空氣中若含有鋅、鉻、釩3種金屬,可能有助於提供流感病毒更良好的生存環境,甚至有機會增加COVID-19的染疫風險。
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教授莊校奇帶領團隊,以交通汙染源為主,研究環境空氣懸浮微粒與流感病毒的關聯性。團隊於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1月13日在台北市長興街、基隆路附近採集空氣樣本,進行PCR檢驗並分析樣本中包括A、B型流感和H5等病毒,發現空氣懸浮微粒中金屬物質的存在與病毒的存活時間及濃度呈現正相關。
莊校奇指出,「鋅、鉻、釩」3種金屬能夠提供病毒更好的存活環境,一起包覆在細懸浮微粒上,可使其結構更穩定,更容易被保存。他表示,鋅通常藉由交通工具排放廢氣產生;鉻多從工業廢氣而來;釩則存在於石化產業廢氣,其它成分也有影響,但鋅、鉻、釩這3種物質相關性最高。
▲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是空汙主要來源之一。(示意圖/達志影像)
莊校奇說明,當流感季節被感染的病患多,只要一打個噴嚏就會將病毒藉由飛沫帶到環境與空汙結合,若讓病毒保存更長時間就更可能提高另一個人被感染的機會。不過他也提到,雖然空汙有利於創造病毒良好生存環境,但具體能延長多久病毒存活時間和活性,因其中牽涉許多因素,所以仍有待研究。
國外有研究顯示,新冠肺炎致死的關鍵可能在於各國空氣汙染的嚴重度。對此,莊校奇坦言,空汙與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或確診病例數,在統計上確實有顯著相關;他於2020年的研究亦證實,當老鼠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中,其肺泡與支氣管的ACE2(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會增加,感染風險的確可能增加。雖說目前不確定哪些微粒會對新冠病毒產生影響,但能確定的是,減少空汙絕對有效。
莊校奇建議,正確佩戴並定期更換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定時擦拭易使病毒停留表面的桌椅、手機、電腦等,都有助於預防空氣汙染及流感病毒。尤其空汙會影響人類的免疫調節系統,造成心血管或肺部疾病惡化,其中小孩、年長者的重症機率較高,長期暴露在外面環境或是公共場所的人亦屬高風險族群,都需要特別留意。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