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休息越痛?起床背痛逾三個月當心「僵直性脊椎炎」

▲▼治療僵直性關節炎藥物多元,患者應該早期就醫診斷,不要拖延到脊椎變形才就醫。(圖/黃奕帆醫師提供)

▲治療僵直性關節炎藥物多元,患者應該早期就醫診斷,不要拖延到脊椎變形才就醫。(圖/黃奕帆醫師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一名26歲女性四年前開始出現下背痛,早上起床更是疼痛異常,還以為是搬重物扭到,僅吃止痛藥改善,沒想到半年前開始出現脖子卡卡,頸椎也越來越僵硬,路上遇到別人叫她竟然無法轉頭回應,只能像機器人轉全身,就醫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台東馬偕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黃奕帆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導致脊椎或薦腸關節發炎的疾病,嚴重會影響周邊關節或合併虹彩炎等疾病。目前盛行率約0.1%~0.4%,推估全台約有5~6萬名患者,好發族群為18-45歲年輕族群,男性患者是女性的三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臨床上背痛可以分成「機械型背痛」和「發炎型背痛」。「機械型背痛」容易出現在運動或搬重物時造成的急性傷害,通常經過休息後就會逐漸恢復,而「發炎型背痛」則是愈休息會愈痛。當年輕族群在晨間起床時發現背部疼痛或僵硬,而且持續時間長達三個月以上,就要提高警覺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黃奕帆說明,僵直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發炎,初期症狀在X光變化不明顯且疾病進程緩慢,從關節發炎到脊椎彎曲變形可能需要好幾年。

至於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黃奕帆表示,一般會先使用不傷害消化道的消炎止痛藥,並建議患者搭配復健運動,如游泳、太極拳、瑜珈或伸展運動,控制到病情穩定,並持續追蹤。

不過臨床上常發現患者疼痛時會自行買成藥或打止痛針,尤其慢性病加上僵直性脊椎炎,更容易因錯誤用藥影響腎臟功能,因此建議患者每三到六個月就應定期追蹤發炎指數。若試過二種消炎止痛藥且三個月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就可申請生物製劑,大約治療三到六個月可以改善疼痛及僵硬症狀,目前也有適合計畫懷孕患者使用的生物製劑。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