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後來一根…爽挖耳!醫勸「不需要」 曝3恐怖下場:嚴重恐失聰

▲▼挖耳屎,棉花棒,耳垢。(圖/記者李佳蓉攝)

▲醫師表示,一般情況下,完全不需要自己挖耳朵、清潔耳垢。(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平時洗完澡,許多人會做的日常舉動就是,拿起棉花棒掏掏耳朵。不過,醫師分享,在正常情況下,這個動作是「完全不需要」,也提醒大家,由於耳道皮膚很薄,即便相當小心也可能會留下傷口,因此最好不要自行清耳朵,平常只需要做2個動作來保養即可,若仍有不舒服的情況就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耳鼻喉科專科醫師Ethan在Instagram發文提到,耳垢是由耳道外3分之1處的皮膚含有皮脂腺及耳垢腺,腺體分泌物與脫落上皮混雜而成,不過,一般並不會跑到耳道深處。醫師說明,耳垢是外耳道皮膚的保護層,除了具有防水保溼功能外,內含溶解酶,分解脂肪酸產生微酸抗菌環境,保護外耳道免於細菌或黴菌感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棉花棒。(圖/記者楊筱柔攝)

▲醫師強調,最不推薦的工具就是用棉花棒挖耳朵。(圖/ETtoday資料照)

至於耳垢是否需要清理,Ethan強調,「正常情況下不需要」。他提到,一般外耳道皮膚會自動將耳垢慢慢向外排出,且講話或吞嚥的嘴部動作也會將耳垢牽引向外移動,因此無須特別清除。但若出現耳垢排出功能變差,造成耳鳴、耳悶、耳塞或聽力異常等症狀,甚至堆積量太多,沒辦法看到耳朵構造,影響檢查與疾病判讀時,就需將耳屎清除。

但醫師仍「不建議」自己清耳朵,Ethan解釋,耳道皮膚很薄,即便很小心地挖都可能會留下小傷口,如果使用的掏耳棒或棉花棒又沒清潔乾淨,很容易造成細菌及黴菌感染,導致聽力喪失;而挖的過程也可能導致外耳道受損或外耳道炎。

「特別不推薦用棉花棒挖耳屎」Ethan表示,棉花棒很可能將耳屎推擠至耳道深處,甚至傷到耳膜,更容易出現阻塞。他也建議大家2種平常保養方式,剛洗完澡時,用乾淨、細緻的濕毛巾擦外耳殼,再用乾毛巾擦乾即可,棉花棒只用來清潔耳道最外面的部分。若耳朵突然發癢,可以壓耳珠、拉耳朵或冰敷止癢;假設癢或不舒服的症狀仍未解除,還是要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