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黑…以為太陽惹禍!醫解密「4膚色變化」:小心鉛中毒

癢,皮膚炎。(示意圖/達志影像)

▲醫師表示,藉由不同的皮膚顏色可大略判別身體是否出狀況。(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身體健康有狀況時,從外表就可略知一二,從眼睛到指甲皆有跡可循。而外在最大器官的皮膚也成為一項判斷指標,有醫師傳授4種皮膚顏色可發掘蛛絲馬跡,當身體健康狀況有病變時,無法代謝的物質過度堆積,就會形成膚色改變,因此在尚未抽血檢查前,從皮膚外觀或膚色變化簡單辨別。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皮膚外科主治醫師黃昭瑜在臉書分享各種皮膚顏色的變化。她指出,若膚色呈黃,最直接會聯想到黃疸,除了代表肝臟不好,也可能和膽囊疾病和胰臟癌有關; 此外,過多的黃色胡蘿蔔素也會造成膚色變黃, 造成胡蘿蔔血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昭瑜表示,2種疾病的判別為,黃疸的眼白、口腔內膜會變黃;胡蘿蔔血症的黃色反而會出現在皮膚角質比較厚的手腳掌或皮脂腺比較多的額頭,及法令紋附近,雖然胡蘿蔔血症與過度攝取胡蘿蔔汁、番茄等紅黃色食物有關,但甲狀腺低下也有可能會造成胡蘿蔔素代謝下降,而造成皮膚泛黃。

小紅蘿蔔。(圖/達志/示意圖)

▲醫師舉例,若皮膚泛黃,可能是因為過度攝取胡蘿蔔等紅黃色食物,造成胡蘿蔔血症。(圖/達志/示意圖)

黃昭瑜接著提到,泛紅的膚色變化指的是潮紅(Flushing),除了更年期的熱潮紅外,有些疾病如:真性多紅血球症(Polycythemia vera)、 類癌症候群(Carcinoid syndrome)和鯖魚中毒(Scromboid fish poisoning)都有可能會出現。醫師提醒,偶爾會遇到鯖魚中毒,主要是在服用不新鮮的魚,造成全身皮膚潮紅、頭痛、心跳加速、拉肚子等症狀,大部分在服用的1小時內出現,持續到1-2天,是因為不新鮮的魚類散發大量的組織胺造成,且並非只有鯖魚才會發生,凡使用不新鮮的魚類,像是沙丁魚、鮪魚及鯡魚等也都有發生的可能。

至於膚色變黑,黃昭瑜說,泛黑原因更多,最常見為曬黑和皮膚發炎後色素沈澱,不過,不常曬太陽且皮膚也沒有發炎的人,可能是5種病症,第一、荷爾蒙失調,通常會伴隨體重變輕、頭髮變粗等內科問題;第二、營養缺失,由於維生素B12不足,偶爾會在純素食的病人身上出現,因此須特別注意維生素 B12 攝取。

黃昭瑜指出,腎功能異常同樣會導致膚色泛黑,因腎臟代謝不良,造成過多的黑色素刺激性荷爾蒙(MSH)滯留,刺激黑色素分泌,造成黝黑皮膚,此外,黃色的蘿蔔素和尿素無法代謝,會造成腎功能不佳病人的皮膚泛黃、同時伴隨著乾燥性皮膚和皮膚搔癢。

黃昭瑜表示,藥物副作用,如:四環黴素、抗瘧疾及心律不整、化療藥物等,還有重金屬或金屬沈積症,如:鉛中毒、汞、銀及鐵沈積也都會有皮膚變黑的狀況。

最後黃昭瑜提醒,皮膚不只是外在表徵,更是內在健康的指標,很多內在疾病早期會在皮膚表現,透過醫師的仔細觀察、問診,也可以幫助病人找到潛在疾病。

本文摘自《黑斑白斑 有話要說》/ 黃昭瑜(長庚醫院皮膚部 白斑中心主任)/大塊文化出版

關鍵字: 皮膚 黃昭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