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分享2款暖身茶飲,可幫助氣血循環。(圖/取自Pixabay)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入冬以來連2波超強寒流來襲,中央氣象局說明,全台各地氣溫會逐漸下降,北台灣低溫更下探6度以下,民眾除了以「洋蔥式穿搭」或準備暖暖包禦寒,中醫師推薦2款暖身茶飲,給手腳容易冰冷或氣血虛、久坐導致循環差的人,在家就可以自己DIY,冬天來一杯,暖身也暖心!
中央氣象局表示,7日晚間到8日早晨為第一波低溫出現,中部以北及宜蘭大約下探至6、7度;其他地區約9-11度。週五、週六北部氣溫約6-11度;中部約7-16度;南部約9-19度;花東約9-15度。週日寒流減弱,白天氣溫稍回升,不過很快的11日強烈大陸冷氣團又南下,直到13日白天強烈大陸冷氣團減弱,氣溫也將逐漸回升。
面對急凍天氣,中醫師許淳彰分享,此時最適合來杯「人參桂圓茶」,只要準備高麗參2錢、桂枝1.5錢、桂圓2錢、老薑3片,煮好後,桂枝散發的濃郁香氣搭上桂圓的甘潤香甜,且人參補元氣、桂圓補養氣血,老薑溫陽散寒,絕對是氣血虛造成循環差的最佳選擇。
▲中醫師指出,生薑可暖脾胃去風寒。(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另外,許淳彰也說「黑豆薑棗茶」可暖胃、祛寒且利水,準備好炒黑豆5錢、生薑帶皮3片切片及紅棗3顆,其中,生薑可暖脾胃去風寒、加入微甜的紅棗及黑豆可緩和生薑的辛辣感,不僅健脾去濕,還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適合長時間不動或久坐導致循環差的人。
醫師何昱樺也推薦,有助暖身、促進血液循環的溫補食物,讓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度過較舒適的冬天。
可以幫助暖身和調理體質的食材:
溫辛食材:如薑、蔥、蒜,促進血液循環。
根莖類:如芋頭、馬鈴薯等等,膳食纖維多且含維生素C。
鰹魚:含豐富蛋白質、B群、維生素E等等豐富的營養。
紅肉:如牛肉、羊肉等,補脾胃、益氣血。
紅糖:補血、活血化瘀,適用於調理體質虛寒。
烏骨雞:益肝補腎,促進新陳代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