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開疝氣揪出「整塊癌細胞」!她痛到掛急診淚訴:剩3個月能活

私密處、陰部、經痛、肚子痛、子宮。(圖/CFP)

▲開疝氣的過程中,把檢體送去化驗,發現上面整塊都附著癌細胞。(圖/CFP)

文/湯佩姿

從大學新鮮人,轉為末期癌症病患......。一次排練後,回宿舍洗去身上的疲憊,卻在鼠蹊部下方摸到一個硬塊,心裡有些不安,因此隔天一早便到診所檢查,結果判斷為疝氣,安排住院開刀。心情於是放鬆下來,在術後就回到學校繼續上課。

「佩姿,明天妳買一張票回來,回醫院看報告。」隔週,接到家人的奪命連環Call,要我馬上買張高鐵票趕回高雄。奇怪了,疝氣有什麼好聽報告的?不是開完刀了嗎?當下並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回去聽報告,卻忽視了愈來愈脹的肚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在開疝氣的過程中,把檢體送去化驗,發現上面整塊都附著癌細胞,目前初步判定是轉移性惡性腫瘤,可能是從某個器官轉移到腸子。」每一個字都聽得懂,合在一起卻好像是天書一般,我愣在診間,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哇那欸架雖……。」才剛過完十九歲生日欸,這份老天爺遲來的禮物,我一點都不想收下!

由於家人不捨看我接受西醫治療,害怕會承受不住化療強烈的副作用,因此對於我要化療這件事情相當抗拒。醫師了解情況之後,對著爸爸丟出了一句話:「你這樣會害死你女兒。」

再加上,當時腹水已經讓我的肚子脹到和足月的孕婦一樣大,走幾步路就喘不過氣、吃不下東西,也不敢出門,就怕被路人側目。甚至,洗澡都要依靠家人的協助,煎熬地過每一天。每三天就要掛急診,抽一次兩千毫升的腹水,情況嚴重到不得不乖乖聽從醫師的治療建議。

▲▼手術,開刀,剖腹,急救,外科,麻醉。(圖/翻攝自pixbay)

▲自己熬過每一次的治療,從三個月的壽命,延到半年、一年。(圖/翻攝自pixbay)

當生命宣告剩下三個月!

經過各項更詳細的檢查後,確診為「卵巢癌末期」,且轉移腹腔,癌細胞也擴散到肺、肝、胸腔等部位。
「依照妳目前的狀況,最多只能再撐三個月,我比較建議轉入安寧病房。」醫師提議。
「醫師,拜託你救救我女兒,再怎麼樣也要拚拚看啊!」當初極力反對化療的爸爸,拉著醫師的手,拜託他不要放棄。
正值青春期的我,生命只剩下三個月,這世界上這麼多人,為什麼偏偏只挑我呢?
噁心嘔吐、記憶力變差、血球降低、破皮流血等副作用,讓我痛苦不堪,每天以淚洗面。
「什麼時候會死掉?」
「為什麼他們都可以很幸運地在舞台上表演?我就要在醫院治療?」
「我這輩子……是不是沒有機會再站上舞台表演了?」
所有負面想法都充斥在腦海。那時候,天天躺在病床上,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掉,害怕到每天晚上都不敢入睡,深怕一旦睡著了,就再也醒不過來。此時的我,真的很想放棄治療,因為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生活就是靠意志力,不然很難過

親戚一個個到家裡關心,每次看到媽媽講到掉淚,不是只有我痛苦,父母的心也在痛,當時就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讓自己熬過每一次的治療,從三個月的壽命,延到半年、一年……。
化療痛得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吃止痛藥也沒有用,只能靠著意志力支撐。有時候會痛到縮成一團,父母也只能在一旁安撫,看著他們無助的眼神,頓時覺得自己很不孝。
「生活就是靠著意志力,不然會很難過。」
不想再成為家人的負擔,用盡了各種辦法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像是看癌友們的康復見證、網路搞笑影片、綜藝節目等,不讓負面的想法浮現腦海。

▲噁心嘔吐、記憶力變差、血球降低、破皮流血等副作用,讓我痛苦不堪,每天以淚洗面。(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噁心嘔吐、記憶力變差、血球降低、破皮流血等副作用,令人痛苦不堪。(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偶像親筆寫信,創辦粉專分享歡樂

一○六年四月,收到了一份讓我超驚喜的禮物──一封來自我的偶像陳亞蘭親手寫的卡片:「Dear 佩姿,之前妳到簽書會支持我們,現在換我來為妳加油,請一定要趕快把病養好,繼續來愛我們的歌仔戲喔!」好朋友為了我聯繫陳亞蘭,只希望讓我能有動力度過每個痛苦的關卡。

「手術過程無比艱辛,比化療還要痛苦上百倍,我竟然有辦法熬過!」肚子不再腫脹,開始有自信踏出家門,雖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機會痊癒,我也學著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

同年八月,在爸爸的鼓勵之下,創立了「抗癌小天使湯佩姿」粉絲專頁,想要散播歡樂給大家,儘管體力有限,還是會拍一些搞怪的影片,當時光頭的我就戴上墨鏡,扮成女版辛龍。把自己的痛苦轉化成祝福的力量,送給同樣在生命中掙扎、永不放棄的人們。

重生的翅膀,重返舞台

一直覺得自己受到老天爺的眷顧,所以希望和我一樣深受癌症病痛煎熬的患者,能夠勇敢與癌症奮戰。因此,我想要走出去分享這份正能量。我參加了《百萬願望──圓夢計劃》活動,將罹癌的心路歷程寫成《重生的翅膀》,以自彈自唱的方式站在舞台上演出,送給身邊愛我、支持我的人。

罹癌以來,沒有想過還能有機會再踏上舞台表演,唱著自己寫的歌,獲得大家給予的掌聲。從那一刻起,我不再是一名受幫助的「接受者」,而是一名可以給予他人力量的「施予者」了。

本文摘自《罹癌又怎樣》/ 湯佩姿、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博思智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