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運動會胃下垂?醫曝「2超極端作法」腸胃全壞光 1動作助消化還能瘦

鞋子,跑步,腳,足部(圖/達志/示意圖)

▲很多人都聽說過「吃飯後劇烈運動會胃下垂」真的是如此嗎?(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想要運動,沒進食怕無力,吃了飯又擔心胃下垂嗎?許多人一定都聽說過「吃飽飯後立刻劇烈運動會胃下垂」的說法,但真是如此嗎?外科名醫陳榮堅指出,胃在肚子中由多條韌帶固定,一旦真的下垂,就像中風癱瘓的手,神經肌肉變鬆。他也透露造成胃下垂常見2大原因,長期飯後劇烈運動或不動,對胃部運作都不是好事。

吃飽飯後運動是否導致胃下垂?外科醫師陳榮堅在《健康多1點》節目中解釋,胃在肚子中由多條韌帶固定,胃必須維持一定的收縮張力,就像手一樣具有活動張力。而真正的胃下垂,就像一隻中風癱瘓的手,胃的神經、肌肉變鬆形成胃下垂。一般常見病因,包括久站、少運動的人,都會讓胃部神經元退化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榮堅指出,在目前西方醫學證實,改善胃下垂僅有2方法,第1為適度的運動,像是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或慢跑,有助於內臟附近的韌帶肌肉經適度活動而變強壯,繼而刺激腸胃道的神經元,胃部收縮蠕動就會變好;第2則是適度補充綜合維他命。

飯後運動會胃下垂?醫曝「2超極端作法」腸胃全壞光 1動作助消化還能瘦。(圖/截自健康多1點Youtube)

▲醫師指出,飯後劇烈運動,恐使消化機能停滯。(圖/截自《健康多1點》Youtube)

反過來說,吃飽飯後究竟要不要運動?陳榮堅表示,腸胃道有進食與沒進食時,血流量相差8倍之多!當人們開始進食食物到腸胃的時候,本來在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流會跑至腸胃,以供應它們進行消化、吸收。若是吃飽飯完全不動,對於腸胃血液循環也並非好事,所以吃飽飯後起身微微走動、散散步,其實有益健康。

提及吃飽飯後劇烈運動,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陳榮堅分析,劇烈運動代表身體很多能量及血液、供氧量需跑到四肢肌肉,腸胃道血液被帶走,一旦腸胃道缺血即無法好好運作,恐造成消化機能停滯,久而久之消化不良情況也會發生。

陳榮堅說,胃下垂的主因為久站及胃腸神經元退化的問題,若有人每次吃飽飯後就進行長跑,且時間維持2~3年,如此極端的作法,可能使腸胃道血液缺乏,久而久之不但會胃下垂,小腸和大腸機能也會退化造成消化不良。但若吃飽不動都癱在原位,腸胃道也因缺少重力的交換刺激,讓食物的消化代謝變得更慢。

因此,陳榮堅強調,吃飽飯後不宜劇烈運動,但適度的活動像是飯後15~30分鐘散散步,不但對消化好,也對體態有所幫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