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台南醫院高年科林佩芬醫師指出,「調頻」的音樂治療,主要針對神經與心理方面的疾病,給予另類治療。(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一名罹患巴金森氏症逾25年的90歲阿伯,退休不久就確診,藥物吃久會產生不良反應,如身體僵硬,行動緩慢,他剛發病時經歷求藥、求名醫的探索過程,沒幾年後就遭受嚴重症狀之苦,直到前往衛福部台南醫院就醫,逐漸減少藥物使用量後,肢體顯著靈活,加上以音樂為身心靈調頻的另類治療,讓生活品質改善。
衛福部台南醫院高年科林佩芬醫師指出,隨著阿伯年紀增長,身體更老化,藥物副作用(如低血壓)更加明顯,所以近年來再減藥物量。雖然阿伯行走需由女兒攙扶,隨時戴著口罩接口水,不過他依然安靜堅強地直立行走,並且由口進食。去年夏末音樂治療開辦以來,阿伯不只是週週參與團體課的忠實粉絲,還上個別的鋼琴課,回家也認真練習,突然間肢體活動有明顯進步,今年遭逢疫情,因此音樂治療停了4個月,阿伯相當失望,6月終於解封並恢復開辦,阿伯歡喜地繼續前來支持。
另名61歲婦人,由於智能因素,活下去的每1天都充滿困境,小事就可能觸發一場情緒大劇,甚而飲毒也曾有過,自從參加台南醫院之前開辦的「看電影看自己」門診後,她逐漸可以控制自身情緒。再開始參與音樂治療,竟能在減了一半藥的情形下,保持笑口常開,血壓也終於得到很好的控制。
還有1名3年前脊髓損傷的25歲男子,最近為了神經復健前來就診,每天認真地練習在門診所學習的,進步非常之快,加上了音樂治療後,對心情及能量方面的幫助很大。
林佩芬醫師說,音樂在人類文化裡占有非常大的地位,而應用在醫療上更早存在於古希臘、古印度的醫術裡;古典印度音樂、梵文或各主要宗教的吟唱,擁護者聲稱能提供特殊的平靜或愉快經驗。學界認為,音樂可加強並更有效率的連結大腦不同區域之功能,這些區域主要負責自主神經、回饋以及認知功能,因此音樂得以提供喜悅的經驗﹔根據臨床報告,音樂有助於以下病症:過動兒、自閉症、躁鬱症、精神分裂、邊緣性人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頭痛、失智症、失眠、疼痛、癌症、免疫疾病、開刀及閱讀障礙。
當主流醫界的目光關注在「延長生命」的議題上,「人」已被簡化成「物理化學結構」﹔呼吸及心跳都可以只靠機器維持。但是怎樣才算生命呢? 近年來,我們自傲的健保醫療補助並提供了維持心肺功能的機器,被犧牲的卻是尊嚴及自由。
林佩芬醫師說,多年前為了演奏,曾經強度地反覆彈奏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有一回,彈奏快速的第三樂章時,剎那間,意識裡只剩樂曲、感覺不到手指,但看得到手指自動敲著琴鍵,感覺不到踩著踏板的腳、樂譜上符號也看不懂,只有音樂獨立地行進著,感覺非常新奇。那次之後,意想不到的經驗接連發生,門診看診速度越來越慢,心跳血壓數值也越來越低。弦樂器調音時,當每一條弦都準了,弦就能穩定的跨在橋上,共鳴才會產生﹔去年有一回在幫小提琴調音時,靈光一現,身體也是需要調頻的呀,所以誕生了「調頻」的音樂治療,主要針對神經與心理方面的疾病,給予另類治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