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衣服上…存活天數曝光!醫透露「最易中鏢部位」:病菌超級多

黃軒醫師

黃軒醫師 黃軒

醫學博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是一名重症醫療專業醫師,是一名古文詩賦愛好者,是一名專欄作家。著有《肺癌診治照護指南》、《生命在呼吸之間: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等作品。

▲4步驟教你鑑定衣服品質好壞。(圖/取自LibreStock)

▲研究分析不同的衣物材質,病毒會殘存的時間也不同。(示意圖/取自LibreStock)

文/黃軒醫師

衣物,是人類的生活用品。衣物予我們保護效果,從來沒有人去思考衣物是否會滯留許多病菌:病毒,細菌、霉菌等等,這些會滯留在我們的衣物上,我們都要小心啊⋯⋯

COVID19在物品的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2020年3月17日,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COVID19可以在塑膠和不銹鋼表面上生存長達72小時,在紙板上生存長達24小時,並且在銅上生存4小時。 研究人員說,這就是病毒可以存活足夠長的時間,以便易傳播。

另一項研究,也同樣在2020年發表在《醫院感染雜誌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上,分析了22項關於其他SARS和MERS冠狀病毒的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病毒平均在室溫下可在金屬,塑膠和玻璃表面上保留4~5天,而根據溫度和濕度的不同,COVID19最多可存活在表面9天。

COVID19在紡織物品,可存活多久?

對於紡織物,我們目前尚不清楚COVID19可以持續多長時間。 但依據美國Mayo Clinic專家他們的觀察,如果和不銹鋼,這些堅硬又光滑表面相比,COVID19在紡織物上的壽命,通常會較短(少於72小時)。 當然這也可能取決於,織物的製造原料是什麼?

例如在平常的室溫下,你的塑膠材質的㚈套或衣物,沾到的COVID19,依上述的研究,也許會存活4~5 天了。

不同的纖維,不同的說法

你天天穿的人造纖維,又叫聚脂纖維,臺灣俗稱「聚脂」,中國人叫「滌綸」,英文在臺灣叫polyester,在日本英文叫tetoron...這些人造纖維,基本上分為三大類:聚酯纖維(Polyester) 、尼龍纖維(Nylon)和彈性人造纖維(Spandex)。

▲穿搭,挑衣服,整理衣服,買衣服。(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專家認為不透氣的衣物會使微生物一直活躍沾黏著。(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兩種説法聽聽看:

A.波蘭專家認為
2015年,波蘭人在Medycyna Pracy國際期刊發表發現在不同紡織材質下,其微生物的沾汙的程度是不同的。他們的報告:在較光滑的純粹人造纖維材質(合成纖維,半合成纖維和絲綢纖維)比天然纖維材質(如羊毛,麻布或棉料)更少有微生物的污染。而那些羊毛紡識品,麻布和棉製紡織品,都易帶有9x105 cfu/g、3.4x104 cfu/g、6.3x10 4 cfu/g不等數量的微生物。

B.美國專家認為
依據美國專家Robert Amler,紐約醫學教授指出,這個COVID19滯留在衣服長短,會和衣物細孔(porous)多寡比較有關係。有多細孔(porous)的纖維比較有抓住病毒飛沫,很快乾燥這些微小顆粒,使病毒不易一大堆團聚在飛沬中,因為飛沫中COVID19濃度太高,易得病。

美國急診醫師Dr Janette 也指出如果和純棉質料比較,純粹的聚酯纖維(Polyester)和彈性人造纖維纖維(Spandex),就相對的比較不透風,不排氣,易使微生物一直活躍沾黏著。但光滑表面和不透氣的PVC或皮革製品,容易卻可以輕鬆就會抹淨沾黏的飛沫汚物。

C.A+B學者專家都對?
研究人員用的多數屬純質人造或天然的衣服材質做試驗比較。其實,我們現在身上的衣物,很多都是參雜著不同材質(又是人造纖維加入棉料、人造絲加棉料)的,你衣櫃內的衣物,早已混合到不行了。不信?隨便找你自己的衣服,常見的有參了多種不同成分巴數%的 T/C混紡(T=Tetoron,聚酯纖維 / C=Cotton,棉)、T/R混紡(R=Rayon,尼龍)、P/C混紡....等。這些混合編織後的聚酯或聚酯纖維,皆已廣泛利用與日常生活,如:衣褲、帽子、外套、床單、電腦滑鼠墊板等等。

當然也產生了,很多什麼抗菌的衣物材質。有學者就是把銅氧化物(copper oxide),以超音波技術把其嵌入在棉料中,號稱99%的病毒與病菌,在接觸銅質後不易存活。我個人認為不管加了什麼成分或功效在這些纖維紡織品上,最好的抗菌衣服,就是要洗衣服就對了。

沾到衣物的COVID19易傳播?

依據WHO COVID19是飛沫傳播為主。除非我們的手指去沾黏未乾的飛沫,然後剛剛好,你又不愛洗手,你又剛剛好去挖鼻孔,你手指頭的COVID19病毒才有機會你的鼻咽繁殖,然後繼續前往肺部感染,這個途徑就是「接觸感染」。

我們上面研究發現COVID19在20°C的溫度、濕度維持40%到50%較易活躍。當在夏天平均28~30°C時,你咳嗽飛沬一噴出在吸水能力不錯的衣物例如棉外套,理應馬上會乾燥(濕度小於30%),病毒就易不活躍的。

咳嗽用手肘衣物擋著,飛沫顆粒,沾在這些衣物上,易很快被衣服吸收,這些微小水氣沫和濕度下降,病毒不易活躍起來,前題是你得穿吸收水份好材料的衣服呀,不然連小小水分子都會一直聚合在衣服呢!

回家,馬上換居家的衣物吧

飛沫傳染,是COVID19主要的傳播模式。你咳嗽噴到的手肘衣服,就千萬不要再用自己手指頭去摸,這又可能會形成上面說的「接觸感染」機會。回家時,這件衣服或外套,一定要去洗,不要放入你的衣櫃了。

你在外工作的衣物,包括了㚈套,都很容易不察覺在你坐下來的辦公室,在電梯內,在捷運車廂,或人擠人過程中,沾到了病毒或任何微生物,這在擁擠的城市是很常見的現象,不要太驚訝。

▲辦公室,資料,檢查,員工,註記,同事,職場,煩惱,規劃,計畫,提案。(圖/pakutaso)

▲醫師分析最容易沾到病菌、微生物的衣物部位就是裙子、褲子。(示意圖/pakutaso)

你最容易沾到的衣物部位

首先就是妳的裙子,你的褲子了。因為你得在公眾場所坐下來,你在不同工作埸合坐下,這些座位,肯定是非常很多病菌會沾到你的屁屁上的任何衣物。還有就是你的衣服袖口和手肘,因為你在拿東西或和人及物品接觸,這些不經意會摩擦到的。所以回家,千萬不要穿著你們上班的衣物坐在沙發,臥室躺下⋯⋯這些是把外來的微生物入侵你家的危險動作。

本文作者:黃軒。醫學博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是一名重症醫療專業醫師,是一名古文詩賦愛好者,是一名專欄作家。 著有《肺癌診治照護指南》、《生命在呼吸之間: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因為愛,讓他好好走》、《還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

本文經授權轉自:「黃軒醫師說:COVID19下 :你身上污染的衣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