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低鹽飲食」行之有年,但最近來自韓國的自然養生觀點卻指出「一昧的減鹽並不會讓身體更健康」。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現代人講究吃的健康,「低鹽飲食」更是行之有年,三餐以清淡為主,就怕鹽分造成身體水腫、血壓升高等問題。但金銀淑、張真起這兩位擁有20年資深經歷的韓國健康自主導師和自然養生法專家,在透過眾多臨床實例,再加上飲食、運動和思想等生活習慣的觀察後指出,「一昧的減鹽並不會讓身體更健康!」
金銀淑、張真起指出,身體的大小病痛,到了醫院徹底檢查後,會發現絕大部分是身體各部位的炎症,例如扁桃腺炎、口腔炎、支氣管炎、關節炎、胃炎、過敏性皮膚炎等。「在英文中,炎症被稱為inflammation,代表火的便是flamma(拉丁語),也就是指處於火花中的狀態(inflamed,發炎的)。」因此以傳統觀點來看,「(身體)出現炎症的時候,比其他時候都更迫切需要水氣。」
舉例來說,水庫或儲水箱平時就要集水,發生火災時才能快速滅火。「相同的,我們身體也需要足夠的水和鹽,才能力抗炎症。」至於為什麼需要鹽?因為,「血液中鹽度降低,細菌或病毒的活動力就會增強,而白血球的活動減弱,免疫機能便會下降。」
他們也整理過去「以鹽制衡炎症」的文獻紀錄。例如「在漢醫學文獻中,有不少內容記錄著以鹽抑制鼓脹病、癤腫及膿瘡,或是去除毒蟲,幫助傷口癒合。《東醫寶鑑》中詳細解說了鹽的各種功效,裡面還提及了如果將鹽煮沸,再用來清洗膿瘡的話,就能緩和腫毒。在《本草綱目》內也提到,只要消除毒氣,就能使傷口長肉癒合保護皮膚。在民間也會在傷口處敷上鹽水,或者受傷後塗抹大醬等,長久以來一直將鹽活用於日常生活中。」
有趣的是,過去韓國的奶奶會在小孩子受傷的地方塗上大醬,就是為了鹽氣。「炎症產生時,所需要的鹽,比想像中還要多,情況嚴重時或為慢性炎症所苦的話,能藉由飲食所攝取的鹽分有限,這時額外單獨攝取鹽巴或鹽水會很有助益。」金銀淑、張真起認為,炎症從表面看來,會帶有熱感,好像應該要讓身體可以降溫,但實際上身體體溫可能大多已是下降的狀態。「這時更應該避免食用冰冷的食物,選擇溫熱的湯品或鹽茶讓身體暖和,不只血液循環會變好,汗水與尿液將廢棄物排出的能力也會更好。」
專家建議:炎症的種類、適合與鹽巴搭配加以食用的飲食
1) 木氣(肝膽):結膜炎、角膜糜爛、眼屎、咽喉炎、扁桃 腺炎、髖關節炎、過敏性皮膚炎、乾癬、食道炎 → 鹽+酸味(檸檬汁、五味子、卡曼橘、柳橙汁、發酵 醋、紅豆粉等)
2) 火氣(心臟.小腸):臉部痘痘、舌裂、舌乳頭炎、麥粒 腫、結膜下出血、顴骨的粉刺、皮膚搔癢症、手肘關節 或肩胛骨的發炎或疼痛 → 鹽+苦味(艾草茶、高粱、蒲公英、黑巧克力、咖啡)
3) 土氣(脾臟.胃腸):胃炎、膝關節炎、唇裂、手足口病、 額頭痘痘 →鹽+甜味(馬斯科瓦多糖、有機原糖、人造蜂蜜、黍、食醯)
4) 金氣(肺.大腸):帶有很多鼻水的鼻炎、大腸炎、帶鼻 水的感冒、會起水泡並流出瘡水的皮膚炎、盲腸炎、手 腕肌腱炎 → 鹽+辣味(生薑茶、肉桂茶、麻辣湯、苦椒醬、糙米、 薏苡)
5) 水氣(腎臟.膀胱):中耳炎、陰道炎、前列腺炎、背部 痘痘、膀胱炎、腎盂炎、脂漏性皮膚炎、肌腱炎、手腳 附近的發炎、足底筋膜炎 → 鹽+湯(鹽茶、大醬茶、醬油茶、鹽水)
6) 淡氣(心泡.三焦):手的濕疹、炎症、咳嗽、旋轉肌撕 裂等肩部炎症 → 鹽+澀且生的味道(熱優格、桑葉茶、柿葉茶、馬鈴 薯、綠豆、小米)
《你的身體想要鹽:減鹽易發炎,體內發炎是萬病之源。逆轉慢性病、過敏、皮膚病、感冒、自體免疫失調……最強鹽巴使用說明書》
作者:金銀淑、張真起
譯者:陳卉怡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3/17
ISBN:978957138108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