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吃藥還是老失控...竟是「腎上腺腫瘤」作怪 4族群當心!

▲量血壓。(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高血壓背後常隱藏其他病因。(圖/免費圖庫)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年約60歲阿伯有10年高血壓病史,雖然積極用藥控制,血壓維持尚稱平穩,但有時還是會失控,日前接受腎功能檢查結果出現高血壓與低血鉀同時出現,經過檢查發現右側腎上腺發現一顆1.5公分大的腎上腺腫瘤,手術切除後,血壓馬上恢復正常,從此不需再服用降血壓藥。

收治該病例的腎臟內科醫師王峰銘指出,阿伯至診所接受腎功能檢查,抽血檢查赫然發現高血壓和血鉀偏低,當時懷疑是「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典型症狀,而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有多種亞型,經過抽絲剝繭,搭配電腦斷層掃描等影像學檢查,確診右側腎上腺長了腫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腎上腺腫瘤會引發連鎖效應!王峰銘說,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兩種類型,原發性高血壓多半原因不明,可能與體質有關,而次發性高血壓背後,常隱藏其他病因,像內分泌異常、腎臟疾病、服用影響血壓藥物、先天性動脈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引發次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就是其一。

在次發性高血壓患者當中,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占比率為5%-13%,而原發性高醛固酮有7種亞型,其中常見兩種類型為醛固酮分泌腺瘤與雙側腎上腺增生,占原發性高醛固酮比率分別為35%、60%。

腎臟內科醫師王峰銘。(圖/醫師提供)

▲腎臟內科醫師王峰銘。

為何腎上腺腫瘤會造成血壓升高?王峰銘解釋,腎上腺腫瘤會干擾內分泌,導致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此時血清醛固酮濃度增加,身體就會開始「留鈉排鉀」,加上專門控制血壓的「血清張力素」活性遭抑制,在體內鈉離子增加、「血清張力素」受抑制等雙重影響下,血壓便可能失控,而血壓長期居高不下,腦中風威脅便如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不只如此,隨鉀離子排出體外,身體也就產生低血鉀症,低血鉀症雖可能引起肌肉無力現象,不過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合併低血鉀症,患者就算有低血鉀,多數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很容易受忽略。

王峰銘提醒,所有年齡層、性別的人,都可能產生腎上腺腫瘤,因此如果是「高血壓合併低血鉀、頑固性高血壓、小於20歲卻有高血壓、嚴重高血壓(收縮壓大於16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100毫米‧汞柱)」等4大族群,建議接受詳細檢查,若是腎上腺腫瘤造成的高血壓,只要手術去除腫瘤,高血壓多半便能獲得緩解,腦中風風險也會大幅下降。

關鍵字: 高血壓 腎上腺腫瘤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