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教她跨出第一步! 9歲腦麻童:我要自己走路上學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9歲的小欣因重度腦性麻痺喪失四肢的主控權,不僅需要仰賴輪椅代步,也無法自行站立,3年前開始接受訓練,一步步學走路,從原本需要他人完全協助才能站立,如今已能自行站立。成功站立的小欣露出無邪的笑容直說「今年的願望就是想要自己走路上學!」

跟著機器人學走路。(圖/北醫附醫提供)

小欣有一個雙胞胎妹妹,從小只能看著雙胞胎妹妹自由跑跳,看在父母眼裡滿是心疼。小欣媽媽說,無法給小欣和雙胞胎妹妹一樣的健康人生,心裡真的覺得很愧疚,三年前因緣際會得知有訓練系統,看著小欣三年來訓練超過百次,堅持努力從無法站立到如今能夠自行站立且僅需一人在旁陪同,相當感動。

北醫附醫復健醫學部康峻宏主任表示,全臺約有16%兒童因腫瘤、精神疾患或神經系統疾患,除了小欣之外,還有另外一名患者小圓,4歲半被檢查出脊椎長有尤文氏瘤,手術後切除,仍影響下肢動作,這些孩子都需要透過長期復健,才能協助他們健全發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復健醫學部曾頌惠醫師進一步指出,神經具有可塑性,可藉由高強度、高重複性且正確練習,讓損傷的神經恢復功能,因此北醫附醫引進訓練系統,所有步態不良患者都適合接受,其中以腦中風、脊髓損傷、腦外傷、腦性麻痺、多發性硬化症和其他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疾病最常見。

曾頌惠解釋,該訓練系統是運用神經可塑性原理,由外骨骼式機械腳、體重支持系統、跑步機與即時視覺回饋系統及擴增實境組成,利用電腦控制模擬正常步態模式,協助病患移動雙腳步行,可依照個人需求調整步行速度、體重支持的重量、機器協助力等,讓病患反覆不斷練習行走,使神經記憶、學習走路或重新學習行走的感覺。

曾頌惠特別提到,對多數病患來說,神經和骨骼肌肉損傷期的黃金恢復期為一年,透過機器人步態訓練積極介入治療,可縮短行走訓練時間約一至一個半月,但對於不曾會正常走路的腦性麻痺兒童而言,訓練的時間可能要更久。

關鍵字: 腦性麻痺 北醫附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