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皮膚變粗糙、腹瀉、感冒一直不好、傷口癒合很慢等小毛病,還有瘦不下來、發胖、 憂鬱症,甚至於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癌症的形成, 都是因為睡眠問題導致。但,我們都不會覺得是睡眠造成的。(圖/達志/示意圖)
作者:宮崎總一郎
譯者:劉錦秀
摘自:大是文化出版《修復身體的黃金7小時》
●精選書摘
為什麼猝死案例多發生在星期一?
毫無前兆、無聲無息奪走年輕力壯者生命的猝死症(sudden eath),除了為往生者帶來遺憾,也會留給往生者家人無限的悲慟。如果這種事情可以預防,很多人當然會想盡辦法採取預防措施。
大家知道:猝死症大多發生在星期一嗎?
就一般思考邏輯來說,最容易發生猝死的時間,應該是最為疲勞、累積最多壓力的星期四或星期五。但是,為什麼反而多發生在星期一呢?另外,如果多做些什麼,是否就可以預防這種突發的狀況呢?
事實上,猝死和睡眠的方式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只要改變週末的睡眠方式,就有可能降低星期一發生猝死的機率。
大部分的人到了週末都會特別晚睡,大家都認為,週末是看電影、看電視、看書、做平常沒時間做的事情的大好機會。就連週末必須工作的上班族,也會受到週末電視節目或其他人的影響,而放鬆自己、比平常更晚就寢。另外,一定也有很多平常忙碌的上班族或學生,雖然星期六、日不會熬夜,但為了消除疲勞,而會在假日時睡到日上三竿。於是乎,週末比平常晚睡的人就一大堆了。
這些人到了星期日晚上,為了迎接從次日開始、一整個星期的工作挑戰,而早早上床睡覺,卻老是翻來覆去。其實,會有這種現象理所當然。因為週末已經睡很多了,而且又晚起,所以晚上當然睡不著。
為什麼只不過是週末睡到日上三竿,當天晚上就無法入睡了呢?因為人的入睡時間不是由自己的意識決定,而是由當天的起床時間決定。一般人醒來後的15個小時就會想睡覺,假設早上7點起床,就是晚上10點會想睡覺;如果是早上8點起床,就是晚上11點會想睡,這是身體的自然節奏。
所以,如果週末睡到早上10點才起床,晚上睡覺時間是幾點呢?答案是凌晨一點。也就是說,這麼晚才睡覺並不是因為已經恢復疲勞的關係,而只是單純起床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就寢的時間也就跟著變晚了。
睡到日上三竿便破壞了身體的自然節奏,到了星期日晚上就會因為睡不著,而嚴重影響星期一的體能狀況。而且,週末過度的補眠,只會得到不良的睡眠品質。在生長激素、褪黑激素分泌不足的情形下,不但無法恢復身體機能,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所以原本想徹底放鬆的身體卻更加疲憊。
如果每週都持續上演這種戲碼,疲勞就只會累積而無法消除。如果拖著一身的疲憊,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迎接星期一,將會給身體帶來多大的負擔,大家心裡都有數!
另外,根據日本某家計程車行的調查顯示,交通事故發生的最高機率,發生在星期一,而不是星期五、六。所以,請大家務必要留意,千萬不要為了消除一個星期的疲勞而選錯方法,這樣不但無法放鬆身體,反而讓自己更加疲憊。
週末睡到日上三竿,不只破壞生理時鐘的週期,對身體而言也是一種極大的
負擔,甚至會提高在星期一猝死的機率。想要消除疲勞,不讓疲勞留到下個星期,只有控制自己週末起床的時間和平日相同,並且就寢的時間也要和平日一樣,效果才顯著。
▲上班族,工作,睡眠,失眠,睡眠障礙。(圖/視覺中國)
晚上12點前上床,疾病不上身
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們生理時鐘的週期,早就銘刻在人類數百萬年的歷史當中。隨著文明的進步、電燈的發明,讓夜晚變得和白晝一樣明亮,也只是這百餘年來的事,所以我們的身體,根本無法應對這種急遽的改變。
若是持續過著日夜顛倒,或者是半夜二、三點還不睡覺的生活,就會打亂身體本來的節奏,而埋下疾病的禍源。其實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理所當然,因為健康的基礎就在良好的睡眠,而良好的睡眠就是配合正常的生理時鐘,在可以發揮健康機能的時段,取得適當的睡眠長度。為了有效發揮身體的修復功能,第一步就是在晚上12點之前就寢。
身體裡本來就有一套體內平衡(homeostasis,又稱恆定狀態)的機制。簡單來說,就是保持體內環境維持在舒適、安定狀態中的機制,例如維持體溫、血壓,排除病原體等異物,及修復傷口等作用,都是這個機制中的一環。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就能將這個機制發揮得更淋漓盡致,讓身體保持美好狀態,引導我們挺進健康之路。
例如,促進新陳代謝、強化免疫機能、對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生長激素,只會在睡覺期間分泌,而且是在就寢後不久到開始熟睡的這段期間。超過凌晨3點後,身體就不再製造生長激素;若未在12點之前就寢,無法在對的時間進入深層睡眠,生長激素也不再分泌。另外,半夜不睡覺、一直暴露在光線下,褪黑激素也不會分泌。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會輾轉難眠外,也無法發揮抗癌、抗氧化和解毒等作用。
生活不規律、到了深夜還不睡的不良習慣,會妨礙身體原有的功能,造成體能狀態不佳的結果。我這麼說,一點都不言過其實,只要想想,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但一般人通常只思考清醒時的事,卻毫不在乎睡眠的好壞。可是,只要充實這三分之一的睡眠時間,就可以讓其餘的三分之二有更完美的表現,也就是在睡眠時好好修復身體,就能在清醒時讓大腦的功能、身體的體能發揮得更好,進而擁有健康、充實的人生。
總而言之,隔天可以做的事情,就不要逞強在半夜做,過了半夜12點不睡覺,還在日光燈下看電視、打電腦的習慣,就阻礙身體本來具備的健康機制。
修復身體、提高免疫力,消除大腦和身體疲勞的機能,主要是在睡眠期間運作,我們要尊重身體的力量,並且讓這些力量發揮最大功效,就必須在晚上12點之前上床睡覺。
▲▼跑步,運動,健康。(圖/達志示意圖)
夏夜一樣睡得舒服的方法
難入睡、睡不著,再碰到夏天就更棘手了。例如,熱帶地區的夜晚,溫度、溼度都很高,漫漫長夜很容易讓人睡不著。如果一整晚都開著冷氣,就算把溫度調高一點,半夜還是會冷醒;若是設定一段時間後自動關掉冷氣,隨著室溫慢慢升高,又有可能被熱醒。所以,夏夜是最容易因為睡睡醒醒,而睡眠不足的天氣。
夏天因為平均氣溫、溼度都較高,造成睡覺時深層體溫不容易散熱,人就會輾轉難眠、不好入睡。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發達的環境,可以巧妙運用電器用品,幫助我們一夜好眠。讓夏天也有優質睡眠的方法,就是睡前兩個小時先開冷氣,設定溫度為攝氏29度,降低房間裡的牆壁溫度。
大多數人在睡前都可以忍耐悶熱的天氣,上床後才會開冷氣。但是,這麼做只有房間裡的空氣是冷的,一旦定時關掉冷氣後,停滯在牆壁裡的熱氣就會釋放出來,讓房間裡的溫度急速上升,教人難以入睡。如果能夠事先降低牆壁的溫度,上床就寢後二、三個小時,定時設定再關掉冷氣,就能保持舒服的室溫,直到凌晨四點左右。
而身體在體溫最低的凌晨兩點到4點的睡意最強,之後體溫就會緩緩上升。所以凌晨4點後,為了要順利清醒,會慢慢提高體溫,不再讓身體冰冰涼涼的。也就是說,這種方法可以讓室溫在凌晨4點後才慢慢上升,不會妨礙到體溫上升,我們就能輕鬆醒來。
只要花一點點心思,我們就可以在難以入睡的夏夜擁有舒適的睡眠,徹底擺脫睡眠不足的煩惱。因此,了解人體的結構,絕對有助於取得良好的睡眠。
★本文經大是文化授權,摘自《修復身體的黃金7小時:養顏瘦身 × 提升免疫力 × 自癒百病, 拯救上萬人的名醫教你日日好眠,擺脫所有文明病!》
★常熬夜的人,罹癌率比一般人高四成; 連續兩天睡太少,糖尿病就逼近你; 睡不夠,體重必上升;熬夜?根本無法減肥; 開燈睡覺、假日補眠、甚至厚厚的窗簾,都是致病原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