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不想講?「傳訊溝通、忍讓、過度著想」關係死最快

▲溝通,傳訊,訊息。(圖/記者謝承恩攝)

▲情緒常常會左右我們的溝通模式。(圖/翻攝自pixabay)

文/賴宇凡

情緒產生並不是我們的選擇,那是身體自然製造保護我們用的。但是,情緒表達方式的選擇,卻完全取決於我們。多數的人選擇不說,或是選擇「我不說但我做給你看」的溝通方式,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樣的方法能夠保障關係的和平。

但是,現在我們必須扭轉這個錯誤的觀念,因為我們有什麼情緒如果不說,或是擺臭臉、摔門或告狀,別人根本就聽不到或聽不懂,所以便沒有機會認識我們的界線,也因此會不停的冒犯我們的界線,最終影響關係的和平。

寫信和講話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因為害怕當面溝通,或覺得當面溝通可能會講錯話,所以選擇用寫信或簡訊來溝通。可是,就算寫信溝通時我們有檢查信的內容,看看內容是不是有越別人界的情況,它還是溝通的次級方法。寫信、簡訊,或是電話都不是溝通的上上策,因為它流失溝通時的許多訊息。對方看不見我們的表情,無法真實的感受到我們的情緒,我們也看不見對方的反應,無法用表情、肢體語言去判斷他們是否了解我們所說的。如果是寫信或簡訊,我們給對方反應的時間便必須延遲,這些,對溝通都沒有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如果你有重要的情緒想要表達、有重要的事想要溝通,選擇面對面,才是上上策。

為他人著想,其實是很越界的

我在諮商時,見到最多人選擇用「被動式方法溝通」,是因為他們為他人著想。因為為他人著想,所以默默的幫他人做了很多事;因為為他人著想,所以合理化他人對我們所做的事,選擇不跟他說。但是,為他人著想,就是猜想他人「想要」什麼,我說我們是猜想,是因為別人腦子裡想什麼,我們根本看不見,所以如果不是他講出來那是他要的,不管你有多了解他,那也叫猜想。

▲溝通,傳訊,訊息。(圖/記者謝承恩攝)

▲凡是為他人著想的人,可能會使彼此溝通不良。(圖/翻攝自pixabay)

如果,為他人著想時猜對了對方想要什麼、需要什麼,那對方常會感動的掉眼淚。但是,如果猜錯了,對方是會有情緒的,因為你猜想時,就已越界去決定別人界線裡的需求了。下一次,別人需要什麼、別人為什麼會做一件事,不要用猜的,直接用問的。

忍讓,會讓他人誤以為你的界線是他的

有人惹了你,越了你的界,你如果不第一次就有效溝通,告訴他他踩進了你的界線,告訴他你有什麼感覺,那下一次他就會以為那塊地方是他的。

因為他以為那是他的,下一次他還是會毫不猶豫的踩進你的界線。但是,這一次你可能忍不住了,開始抗議,跟他說你有情緒,這下換他要生氣了。他會想,這是我的界線,你怎麼可能會有情緒。所以我們常會聽到人講:「你怎麼可能會有這個感覺?」對方會覺得很奇怪的原因是,那你上次為什麼沒有講?

我們認為忍讓是美德,所以別人惹我們時,我們常選擇不說。但你忍讓不表示你不能溝通,你如果忍讓時並沒有清楚溝通,忍讓就不是美德。這時,忍讓就是誤導別人把你的界線當自己的界線,為你們的關係埋下未來的導火線。這是為什麼在我諮商經驗裡,很自豪自己很會忍讓的人,關係的死亡率最高。

忍讓的真意,是當你在教導別人你的界線在哪裡、要如何尊重你的界線時,給他們練習和犯錯的機會,不要在別人努力,但還做不到完美時,就扼殺關係。

本文摘自《守衛你的情緒界線:溝通減壓法十招,讓人際關係不再左右為難》/ 賴宇凡 (美國NTA認證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美國加州大學學校心理諮商碩士)/如何出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