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甘草滋味好 還是一味良藥

出處:康健雜誌223期
作者/謝懿安
圖片/林后駿

甘草菊花茶、甘草芭樂……生活中常見的甘草運用廣泛,也是中醫常用的重要藥材,能調和藥性,不傷脾胃。

消暑解渴的甘草菊花茶、甘甜爽口的甘草芭樂、去歐洲旅遊必買的甘草糖伴手禮……日常生活中不難見到甘草的蹤影。

甘草用途廣泛,因味道甘甜,常用於調味中,但劑量微小不具療效。中醫指出,若當作臨床藥材使用時,甘草能調和藥性,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享「國老」美譽,六成中藥方劑少不了它

甘草,又名粉草、美草,為豆科植物,中藥使用部位為根部與根莖,主產於中國內蒙古、新疆、甘肅一帶。台灣中醫藥品質醫學會理事長張景堯指出,甘草屬藥材而非食材,但可供食品使用原料於調味。

「大家常吃的甘草芭樂就有用到甘草粉,」張景堯說,除了少少的甘草粉,其實更多的是糖、鹽與梅子粉,甘草的用量低,也沒有藥用效果,主要取甘草的甜味為主。

如果當成藥方,甘草可補心脾、益氣虛、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中醫多用來治療身形瘦弱為特徵的疾病,以及咽痛、口腔黏膜潰瘍、咳嗽、心悸、疼痛症狀等。

張景堯舉例,芍藥甘草湯可用於肢體急性疼痛的止痛;小建中湯適用於身體虛弱造成的腹痛、胃痙攣;添加甘草的桔梗湯則用在慢性咽喉炎疼痛。

而生甘草經過炮製後為炙甘草,後者的甘草酸被破壞,黃酮類化合物則有護心功能,可以抗心律失常、心悸。

「甘草還有『國老』美名,」張景堯說,藥方中部分藥物藥性太偏,會用甘草來調和,提升療效,如同古代王朝中宰相的地位。10種中藥方劑中,就有6種會用到甘草,比例極高。古代醫書《本經疏證》就記載,「凡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本草備要》也說,甘草「有補有瀉、能表能裡、可升可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中藥組主任吳宗修指出,單味甘草也有很好的療效。如治療口腔發炎或潰瘍,以及癌症病人在化療後口乾、唾液分泌不足的困擾。

透過生甘草煮水,放冷後冰在冰箱,若患者口腔發炎、潰瘍,則可當嗽口水使用,含在口中約20~30秒再吐出。術後或接受化放療患者,常會有嘴唇乾裂或口乾現象,也可用棉花棒沾甘草水塗抹在患者嘴唇或口乾處,有生津作用。

甘草酸具類固醇消炎效果,慢性病患應慎用

「甘草含有的甘草酸,與類固醇的作用相近,」吳宗修說,甘草酸可以用來消炎,卻沒有類固醇傷胃的副作用,是很好的天然藥物。感冒常用的甘草止咳藥水,就有甘草成分。

他表示,該藥品是由抗組織胺加上甘草,可以消炎、擴張支氣管。但抗組織胺藥性偏燥,容易口乾,可搭配甘草使用,甘草有滯留鈉離子的作用,可以將水分留住,有滋潤功效。

但也因為甘草會滯留鈉離子在體內,若長期大量服用甘草,過多的甘草酸也會讓鈉離子容易滯留體內,造成血壓升高、血鉀過低、水腫等現象。他提醒,若本身就有高血壓、低血鉀、心臟病的病人,要特別注意,避免大量食用甘草。

張景堯指出,一般臨床開有含甘草的藥方,一天藥量大概是1~2錢(相當於3.75~7.5克),用量不多;較急、重的心悸(心律失常)症狀,或是治療口腔潰瘍,才會用到8錢(約30克)左右的炙甘草,只要事前諮詢醫師,避免自行長期大量服用,不用太擔心會有副作用。

「除醫師處方外,若是平日少量服用,劑量應不超過一錢(3.75克左右),」吳宗修提醒,若是吃水果沾的甘草粉,因為含有高鹽、甘草成分,即便劑量不高,也不建議慢性病人食用,單吃水果更能吸收所需營養。【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23期

【延伸閱讀】

「青草茶」好處說不完!但4種人不適合
照顧指南/哪些蛛絲馬跡,提醒你爸媽老了?
小心養生變傷身!拍打、用薑有禁忌

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康健雜誌 健康 甘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