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給自己獨處的時間,更有助思維激盪。(圖/達志/示意圖)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你能勇敢做自己嗎?大多數健康的行為來自身心感受舒適且貼近生活的行為反應,而最健康的即為你順從身心的感受而所做出的回應。國外網站《Life Hack》就列出人們既定對身體有害的「7大不良習慣」能讓妳更有勇氣做自己,而它們也並非對身體完全有害而無益。
1.憤怒
憤怒是許多人們避免產生的情緒,但它卻是能夠發洩負面能量,以讓生活中創造出更強大、積極的變化。「化悲憤為力量」能提供正向的力量,不會將自己導向更嚴重的情緒反應。所以健康的憤怒,是在釋放壓抑的情緒,同時也能保護自己。
2.迷失
當我們失去方向時,我們感到迷失,但我們卻會全心全意注視眼前的一切,跟著自己的心境尋找目標,在這尋覓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不同以往的景色和心情。
生活亦是如此,偶爾讓自己迷失方向,你會挖掘出自己未知的才能,及見識到朋友們耳目一新的新事物。但這也不是要你持續迷失方向,而是放慢腳步調整生活的步調,試著關心周遭人事物讓自己沉澱再出發。
3.哭泣
哭泣就像憤怒一樣,是種健康的人類情緒反應。當眼淚流過雙頰,如同洗淨心靈以利誠實面對自己;可能是傷心難過、也可能是喜極而泣,但都軟化了我們嚴肅看待外界事物的心態。
哭泣不僅釋放我們的悲傷,同時也讓大家了解自己的真實感受,用這樣的方式也能吸引更多真心的朋友,陪你度過人生中的風風雨雨。
▼哭泣是堅強的表現,能讓人更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圖/達志/示意圖)
4.獨處
每個人都需要有空間、時間與自己對話,而獨處並不是要你切割一切讓自己孤獨的存在,而是希望能透過獨處讓自己有沉澱時間,與對話的機會。世上許多偉大的藝術家、作家及哲學家都以這樣的方式,重新點燃一些想法與創造力。
若你覺得自己需要獨處,就到公園裡散散步,想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或是獨自一人旅行。只要是給自己獨處的時間與空間就可以了。
5.不在乎他人耳語
不在乎他人的想法與耳語,常被看做是反社會或是傲慢的行為,但有時你只是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或許這有點冒險,但從小到大都受到父母保護的你,現在能夠相信自己,並跟著心中的呼換去吧。
6.反骨
世上許多規則並不是為每個人量身訂做,因此你必須跳脫框架,建立起自己的規則,但前提是尊重他人與自己。勇敢的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並非盲目的遵守陳舊的想法和思維;別讓自己安於現在的規則,多呼吸自由空氣、開創更多不同的可能。
7.違背主流
或許這會很痛苦且尷尬,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若你作風新穎,將很難融入同儕;但相反的,這也可能是位新風潮的領導者。一旦我們融入某族群,即代表這些想法與作法都在社會價值觀下,其中可能還會碰撞出許多新想法與主意,並且再迸出新概念。
未來的改變從來不適合過去,所以不用特別迎合他人,不如讓自己創造出一股大家願意追隨的潮流。
▼若你天生有反骨特質,就勇敢的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吧!(圖/達志/示意圖)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